dr.hung,Physician with dual licens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dr.hung,Physician with dual licens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 Introduce
  • News
  • Indications
  • Physician
Book Now
  • 秋季重點保健

    2021年10月20日

    秋季重點保健

    1.最適合運動的涼爽天氣

    把握時間出外運動

    口罩的問題常常讓人心生卻步

    但總是要慢慢要適應疫情後的生活

    勇敢的出外運動吧!

    2.換季倦怠透露病機

    倦怠感是身體的提醒叮嚀

    秋季重點是陽氣的收斂

    陽氣不足的身體容易產生倦怠無力感

    有些甚至是伴有濕氣過重的體質

    老薑入菜、入湯、減醣的薑茶會是合適的食療

    3.皮膚乾癢伺機而動

    夏天已經發作過一波皮膚敏感的患者

    這些患者在調理之下已經穩定痊癒

    然而另一個乾燥的族群卻在此時逐漸發作

    預防性的氣血調理才能使皮膚乖乖安心過冬

    滋養氣血的水煎藥物是效果最好的

    這類「乾燥玫瑰」體質的女性朋友

    同時也容易伴隨著婦科相關的問題

    抓緊時機調理一舉數得

    4.失眠、情緒問題好發的季節

    多夢、淺眠也是這個季節常見的問題

    注重上述的運動跟調理才能夠遠離西藥的控制

    玫瑰類的花草茶能輔助安神

    同時維持白天好氣色

    5.筋骨痠痛傾巢而出

    秋季陽氣收斂,筋膜跟著收引

    肩頸痠痛、腰酸腿麻橫生

    有些人結構尚正,熱敷拉筋按摩數日自行痊癒

    若是結構已歪,數十日不緩解

    還有不慎跌打損傷、傷筋動骨者

    非得針藥齊治,調理身體才能痊癒

    6.若遇峰面又下雨,眩暈發作大本營

    發病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眩暈,濕也

    秋季陽氣收,濕氣易盛,大環境也

    身體本身有眩暈體質者,應當非常注意

    此時當用「四神」健脾除濕好幫手

    倘若急性發作眩暈應立刻鎮定坐下、躺下休息

    千萬注意別摔倒釀成悲劇

    待稍微緩解後儘速就醫治療

    天人合一是中醫講究的觀念

    把天地節氣融合臨床診治是中醫的精髓

    搭配個人體質不同的辨證論治

    對於各種換季誘發的「功能性」身體異常

    有著較好的療效。

    希望這篇豪醫的經驗心法

    能協助各位即時觀察季節與身體的變化

    找到關鍵問題,儘速調理好,才能常保健康。

    泰陽中醫,專注醫療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豪醫談教學, 豪醫談知識
    四神, 失眠, 泰陽中醫, 濕氣, 皮膚乾癢, 秋季養生, 豪醫分享
  • AZ後副作用,典型少陽熱後的氣陰兩虛

    2021年09月26日

    (圖片為M!SPACE 的貓老闆之一)

    AZ後副作用,典型少陽熱後的氣陰兩虛

    中秋連假前補班補課的那週

    有一位先生

    在施打AZ疫苗後三天,

    嚴重的「姿勢性低血壓」

    坐下起立後,眼前突現一片黑

    而且持續10+秒!

    我想姿勢性低血壓算是常見

    但是每次都發作、持續時間這樣長的

    並不多見。

    患者本身有輕度的「地中海型貧血」

    全身症狀呈現「忽冷忽熱」

    這是中醫古籍中典型的「往來寒熱」

    從施打疫苗開始的發燒怕冷

    一直到忽冷忽熱,這些典型的表現

    「傷寒論」有詳細清楚的分析與分型指導臨床醫師精準用藥

    這位患者是「少陽熱」。

    少陽熱跟我們前篇提到的太陽病有何不同?

    體質上、病位上,少陽熱代表著身體比較虛弱

    因此症狀跟太陽病比較起來,偏在「裡」

    這裏很多中醫師都搞錯的是

    少陽病被坊間醫師稱為「半表半裡」

    這可能又是一個千年錯誤

    原因是,半表半裡,這句話

    翻遍傷寒論整套書找不到。

    傷寒原文寫是「半在裡,半在外」

    箇中差別,我想臨床實戰上值得大家細細琢磨。

    前篇我提到施打疫苗後其中一個重點「熱入血脈」

    這位先生明確表明有「心悸」的狀況

    特別要分別清楚的是:黑影並不是眩暈

    沒有天旋地轉的問題,這是要明確區別的。

    如果會暈,也符合另一個「有表裡症」的特殊情況

    疫苗施打後,確實很多人會暈。

    但是辨明清楚「有」還是「沒有」

    中醫在意的,辨證的重點,即是在此。

    這些重點,沒有辦法被把脈取代

    這是另一個看中醫的朋友們要注意的

    脈象在看中醫時雖然是一個重要的指導

    但是臨床上更多的東西是脈象無法取代的

    尤其是在一個扎實的診斷過程中更是如此

    反過來說,脈象在診斷之外、弦外之音

    確實又有著另外超越生理醫學的意義在

    而且在癌症、其他重症患者身上

    脈象的重要性在「望聞問切」四診中又會大幅度的提升

    這些道理,區別,值得大家慢慢思量。

    往來寒熱、心悸、姿勢性低血壓、沒有眩暈⋯

    脈象細弱偏數

    這裡豪醫看到熱勢往心脈走的軌跡

    大家看到了嗎?

    經驗不夠的醫師,在歸納問題上會缺一個「口乾、口苦」

    因為少陽為熱證

    典型上要有一個「定性為熱」的症狀

    當醫師找不到這個客觀的症狀時

    要客觀的辨證,可能就很難有共識

    所以豪醫前面才提出要「看出熱入血脈的軌跡」

    因為即時當下沒有這個定性的症狀

    可是疾病變化的過程中

    有著一個「帶有性質的變化軌跡」

    這個軌跡,甚至不是個別患者獨有

    所有豪醫之前幾篇已經歸納出這些施打疫苗後的變化大方向

    因為,這個大方向,是重要的。

    這位患者的脈象指導了氣陰兩虛

    這個部分是個別病患身上的特質

    每位患者都可能不一樣的。

    所以治療的大方向已經砥定

    標題已經寫了

    少陽熱、氣陰兩虛

    處方:小柴胡湯合生脈飲

    這是最基本的。

    近日有與同道交流到「莫德納」施打後

    出現寒證、緊脈的機率高

    這點因為莫德納豪醫遇到的案例還是太少

    有施打的,但是副作用延長到需要中醫治療的似乎很少

    如果後續有心得,豪醫會再向大家報告

    當然還有BNT開打的學生們

    最近大家都焦慮的一直來問我們

    各位家長,別怕,豪醫不敢說自己萬夫莫敵

    但是我們一直都在疫情中準備、努力,關心所有能幫上忙的新知識

    請大家盡量不要太緊張焦慮

    假設孩子真的有狀況,豪醫一定全力以赴,幫忙到底。

    所有的疫苗都是倉促研究出來

    缺乏長久觀察

    甚至有些機轉可能影響終生

    對於施打後有特殊的副作用、後遺症

    花一些時間調理,並不過分。

    甚至豪醫可以斷言

    很多人的問題,持續時間更長更久

    是不是需要重視? 豪醫認為絕對是需要高度重視。

    但是與其在那邊恐慌,真的不如安心施打

    超過三天後仍有不適,找中醫好好調理。

    在盡量鼓勵大家施打疫苗的時代背景之下

    我想這已經是中醫能提供最好的後盾支援了。

    是不是喝了一些中藥就能變成「中醫抗病毒義和團」

    刀槍不入不染疫?

    認識豪醫的朋友相信都很清楚答案了。

    對於不能施打疫苗,又很難確保口罩戴好戴滿的幼兒童

    豪醫倒是鼓勵他們當「中醫抗病毒義和團」

    時常給予簡單溫和,能長期服用的抗病毒茶飲代水

    有些患者把茶包泡的很濃、增加劑量沖泡

    豪醫認為沒有必要

    保持溫和的濃度,長期飲用才是抗疫工作長期抗戰的正確策略。

    同為父母,對於孩子的這些擔憂不會因為自己是醫師就減少

    但是能如何確實為孩子們做一些保護,有憑有據不跟風,不誇大

    豪醫倒是很清楚。

    最近很開心也跟從疫情開始就一直在南部坐月無法回新竹的新手媽媽患者有聯繫

    我們提供了一些產後調理的相關資訊

    雖然遠在南部,仍然能幫助到患者,這對我們來說是開心的

    泰陽中醫一直很感恩跟大家的緣分,也感恩大家都平安

    後疫情時代,繼續跟大家一起加油。

    泰陽中醫。「實在的」「科學的」中醫醫療。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真實案例分享, 豪醫談知識
    新冠肺炎, 疫苗副作用
  • 目前為止疫苗副作用治療的綜合討論

    2021年08月27日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目前為止疫苗副作用治療的綜合討論

    現在關於疫苗相關的發文都要很小心

    我們不強調是那一支疫苗

    只討論副作用與中醫如何治療。

    72歲的一位阿姨

    打完疫苗後發燒了一天,使用西藥退燒

    之後開始強烈頭暈不舒服

    雙側耳鳴、耳悶,自己說話的聲音有如屏蔽一般

    平時偶發嗡嗡作響

    先於西醫治療,退燒,直到第三週了,耳症沒有進步

    請求豪醫的治療。

    這類突發性的耳症

    明確是神經、血管、淋巴循環的問題居多

    但是西藥治療末梢循環的藥物效果常常不穩定

    這個部份我自己感覺還是中醫的強項

    必須在還能恢復的時間內(豪醫經驗一般是2~3週黃金時間內)

    趕緊開始治療,避免後遺症。

    脈象屬陽

    由於病位在頭、側頭;病程尚屬初起

    發熱發燒後且來勢兇猛

    加上有明顯「口乾舌燥」的感覺

    卻沒有咽喉疼痛的狀況

    判定為太陽病合併少陽膽火。

    所謂「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傷寒或是溫病

    豪醫不給患者做中醫病名的定義

    因為對治療指導意義不大

    但是是個熱證,陽證,沒有太大的問題。

    耳症之原因,乃是太陽病發熱之基礎上

    氣鬱血瘀,絡脈不通。

    處方

    葛根湯合小柴胡湯,搭配活血化瘀藥物治療。

    3餐飯後,七天藥。

    2次治療後耳症部分是完全痊癒

    但是豪醫建議後續仍需調養一些時日

    這樣的建議乃是出自於

    最近觀察到很多患者是打完疫苗

    頭暈、頭痛雖然一兩週內的治療改善了

    可是停藥直到接近施打一個月左右時副作用又回來了

    主要常見的還是一些低熱、心悸、胸痛的狀況

    等於是前面發燒高熱後一種餘熱不盡、

    又往更深的「心血脈」攻擊的狀態。

    這些副作用除了疑似心肌炎的反覆胸痛之外

    其實都是小病

    不足以構成大家拒打疫苗的理由

    這是豪醫必需強調的

    豪醫的本意是利用這些人體反應

    真實紀錄報告,以供學習理解參考

    因為這些資料都是客觀、難得可貴的

    豪醫有幸生在這樣疫情時代

    真實紀錄看看是否能與古書醫學經典相呼應

    這是我們做學問、做醫療所在意的。

    實際接觸較多的病患之後我們發現

    這些疫苗的副作用,除了急性的痠痛惡寒發燒之外

    另一大族群豪醫評估似乎多數都跟「熱入血脈」脫離不了關係

    常見的「心悸、胸痛、燥熱」。

    因為還有「猝死」的機率

    「心血」「心陽」必須時時考慮

    這是「熱入血脈」相關症狀出現時

    就應該要開始著手調理。豪醫相信可以有預防遺憾的效果。

    因為這種發熱性疾病的層層脈絡都有跡可循

    我們建立在過去治療發燒感染急症的深厚基礎上

    幾乎可以非常肯定的說,我們能掌握這樣的變化。

    這方面的中醫文獻其實也是數量最龐大的

    因為在主流醫療東傳之前

    這是漢民族主要的治療感染發熱性疾病的臨床知識理論基礎。

    調理預防的方法按照我們之前的科學文獻考究

    前幾篇有提到

    我們也已經實際在臨床上應用了。目前持續觀察中。

    一樣的這些低熱、心悸的狀況

    我們診所的何志宏醫師認為這是「氣鬱化熱」是主因

    他習慣上會開立水藥治療這個狀況

    在他的門診中也取得了相當有把握的療效。

    我們要說的是,雖然觀點上跟我們不同

    但是取得好的療效即是對病患負責

    這是中醫「靈活」之處,豪醫給予高度肯定。

    再來另一個副作用的族群就是「暈」跟「耳症」。

    就如同我們這個案例的處置

    雖然患者的年紀讓人擔心會有引發心血管病變的憂慮

    但是真實的病症上是沒有的

    反而突顯的就是耳症

    那相較於「心血脈」來說

    暈、耳症很多是少陽,病位上比較表淺

    豪醫認為至少距離猝死的那塊真的是比較遙遠了

    雖然我們處方上仍有活血化瘀的藥物

    用意主要是處理造成耳症的循環問題

    但如果是在較高齡的患者身上

    多少也帶有防守心臟血管問題的意味在

    特別是有慢性疾病的高齡的患者,本來就更加應當這樣考慮進去。

    其實最近還有一例疫苗後的副作用是「寒熱往來、脈虛弱」

    比較特殊的是這一例是施打了第二劑的

    我們處方了「四逆湯」加減

    還要再評估後續效果。

    這說明了施打疫苗後人體的反應

    比例上應該是熱的多;但寒的,不會沒有

    尤其是會不會第一劑可能熱的多?

    第二劑,也許存在寒的可能性提升的狀況?

    當然要等待後續較多民眾施打了第二劑之後

    才會有更加清楚客觀的觀察。

    萬一這個角度得到驗證

    那疫苗就絕對不是越打越多劑就越好

    因為打到身體都轉寒了

    中醫的看法那肯定是要出問題

    所以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特別特別仔細客觀的觀察下去。

    重視客觀成效、再現性;客觀的觀察

    除了本身西醫的訓練背景之外

    其實在中醫的訓練背景之下更早就養成了豪醫這樣的思維方式

    豪醫的傷寒論受教於山東中醫藥大學李心機教授

    李教授的名言:「讓傷寒論自己為自己做註釋」

    主要是說條文間自己的邏輯一慣性

    就能解釋傷寒論的原意

    接下來就只是對應臨床療效好壞而已。

    希望大家學習傷寒論時要秉持這樣的客觀

    不要為了自創門派而去自創很多傷寒論沒有的註解、定義

    尤其當這些自創的定義沒有辦法協助臨床取得療效、

    取得再現性的時候

    造成了後面一大群人大打文字遊戲戰爭

    實在是拖累了中醫整體素質

    除了註釋條文要客觀

    再來就是臨床效驗要顯著,這就會是兩相呼應的客觀學習。

    當然「熱入血脈」後續還可以用上溫病學葉天士的「衛氣營血」

    只是實際就我們接觸得到的疫苗後的狀況

    第一:熱勢尚不若真實感染者猛烈

    第二:門診上真的還遇不到伴隨意識變化這麼嚴重的患者

    所以這邊豪醫沒有特別強調「衛氣營血」

    豪醫之前文章有教學過一次,意識的觀察是重要的。

    只是說我們已經有治療到嚴重胸痛的,疑似心肌炎這樣的變化

    豪醫認為「血脈」病位證據強烈

    所以還是要考慮有沒有可能的「營血」變化。

    臨床醫師的思考必須盡量全面化,深度化

    面對快速變化的患者,才反應的下來。

    感謝大家辛苦施打疫苗、辛苦防疫

    我知道很多人是被我們說服去施打

    豪醫感恩大家!

    大家多少都會害怕副作用

    但是從施打前到施打後

    這些日子豪醫不敢懈怠

    不停的觀察、治療、研究這些人體變化的道理

    在已知的狀況下

    我們會全力以赴趕緊幫大家治療

    並且努力預防那些未知的危險

    泰陽中醫,會繼續與大家一起奮戰。

    謝謝大家。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豪醫談教學, 豪醫談知識
    新冠肺炎
  • 疫苗後副作用治療驗方大方向分享

    2021年8月3日

    疫苗後副作用治療驗方大方向分享

    恭喜施打到疫苗的各位,順利獲得免疫力

    這陣子也治療了一些疫苗後副作用的案例,簡單分享一下。

    同時也分享一隻豪醫認為很有意義的影片。

    別忘了有排到疫苗的朋友,趕快施打唷!

    這一個月下來豪醫分享一下我們處理的疫苗後副作用:

    發燒、頭痛:葛根湯+石膏 為大方向

    耳鳴、耳塞:葛根湯+小柴胡湯 為大方向

    心悸、低熱:炙甘草湯+黃連解毒湯 為大方向

    那再加上一例更早之前比較嚴重的:

    胸痛、心悸、呼吸引痛:牛黃清心丸+炙甘草湯 為大方向

    我想疫苗真的沒有對我們的患者產生太大需要擔心的問題

    尤其是有狀況立即回診找豪醫的情況下。

    綜合參考其他國家病情狀態、氣候溫度對病毒傳播力的影響⋯⋯

    此時現在就是趕快衝刺全國疫苗覆蓋率的時候

    並落實防疫生活。

    泰陽中醫。專注醫療。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豪醫談教學, 豪醫談知識
    新冠肺炎, 疫苗宣導
  • 扎實的神經外科進修。 8/1起夜診時間恢復。

    2021年08月1日

    扎實的神經外科進修。 8/1起夜診時間恢復。

    微解封,微針灸,口罩不脫。

    泰陽中醫。專注醫療。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泰陽中醫, 洪啓豪醫師
  • 談奧運體操選手兒子罹患白血病

    2021年07月28日

    「兒子未能痊癒,我不敢老」

    談奧運體操選手兒子罹患白血病

    沒有人願意生病,生病除了面對之外

    很多時候也是一直在找尋治病的方法

    豪醫看到外國朋友生了一些中醫可以幫助的大病

    也會思考,如何能夠給予幫助?

    相關的報導大家應該都看過了

    豪醫不再贅述

    白血病依照生病的細胞組織的不同,有不同的分型

    奧運選手Oksana Chusovitina的兒子

    患的是『ALL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這種白血病由於對於化療的反應比較好

    也就是因為治療有效,她才需要一直比賽靠獎金幫孩子治病⋯⋯

    「兒子未能痊癒,我不敢老」⋯她說。

    使人鼻酸。也欽佩。

    中醫的治療如果能有幫助

    其實現實面上,醫藥費用可以省下不少。

    這個疾病主要常見的症狀:

    兒童會抱怨身體不舒服、沒有食慾、發燒、

    有時會有骨頭疼痛、臉色蒼白、身上有出血點,

    接著會有淋巴結腫大、脾臟腫大。

    中醫看起來就是標準的『血熱』『瘀毒』。

    是不是兼有柴胡證? 少陽熱?

    又也許「鱉甲煎丸」證更能符合這樣疾病的描述

    脾臟腫大我們之前也有案例分享

    因為當時豪醫使用的藥物跟「鱉甲煎丸」類似

    所以我認為可行的。

    比較可惜的是,回歸科學實證的研究下

    中藥協助治療結果上存在比較穩定療效的

    是屬於另外一種分型的白血病: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 。

    跟Oksana兒子的ALL是屬於不同細胞型的白血病。

    根據實證醫學論文的研究

    低度至中度危險的APL這種白血病

    這樣的協助治療成果可能不劣於傳統化療

    當然實驗使用的劑型跟我們臨床實際能用的

    不一定相同。這當中存在著差異。

    但是,臨床上有效。

    我們只是回頭看一個實證證據而已。

    因為這樣才能給民眾交代。

    無獨有偶,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

    這類型的白血病也有文獻顯示

    對中藥反應較好。

    可惜的是,ALL的部分即使是「專家經驗」

    豪醫也未曾聽說過有突出成效的

    希望只是豪醫自己孤陋寡聞

    也期盼有大德能提供可靠的文獻參考。

    所以真正臨床實戰下

    當我們遇到疾病細胞組織分類不同型,

    可是體質辨證上似乎是類似相同的情況

    中醫該怎麼辦?

    單純用把體質調好就能治療白血病

    這是一種「希望」、「信仰」、「心理支持」。

    並不能稱作醫療。

    中醫要按照體質切入調理治療沒有問題

    但是我們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鼓勵這樣的患者在中醫調理的基礎上,繼續接受西醫的治療

    這樣才是「醫師」。

    所有的患者都能有憑有據

    好好的來接受中醫的治療

    獲得更好的成果。

    泰陽中醫。醫貫中西。專注醫療。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豪醫說故事, 豪醫談知識
    中醫, 白血病
  • 回答印度神童對台灣防疫之指教

    2021年07月21日

    回答印度神童對台灣防疫之指教

    印度神童再次精準預言

    但是此次點名台灣,提出了:傳統醫療

    網路很多歧視中醫的酸民大概就一笑置之

    這是標準面對未知危機時多數人類最常見的方式

    一笑而逃避。

    印度神童看起來是有天象學的基礎

    至於他懂不懂傳統醫療,豪醫相信他應該有點了解

    以他類似僧人的外顯來看。

    但這次既然點名了台灣傳統醫療

    這個問題就讓豪醫稍微系統性來回答說明。

    其實要談到傳統醫療的防疫

    這個題目太大,三天三夜談不完

    但是豪醫把整個脈絡的重點提出

    尤其是跟我們現今中醫息息相關的部分

    我們要特別重視。

    首先,

    傷寒論影響當今中醫師之巨大,無庸置疑。

    而傷寒論著作的起源,即是東漢的瘟疫。

    作者在序中寫到:

    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

    建安紀年以來,尤未十稔,

    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三分之二的十分之七,這個死亡率還是相當高的

    這裡提到的傷寒,我們從書中的描述知道

    應該是流感類的病毒。

    然而綜觀傷寒雜病論的價值

    其實最重點還是個體治療的部分

    透過觀察記錄了解感染性疾病進入到身體之後的變化

    這些中醫經驗,即使不能有如疫苗般直接降低重症的機率

    卻能有效的在疾病的早期防範疾病加重。

    這樣的觀念在傷寒論的原文叫做: 使經不傳則愈。

    再來我們跳到中國的第二個盛世: 唐朝

    唐朝的太醫署主要編制約160人

    負責皇城宿衛軍士的治療,

    地方上在各府設置醫學博士、醫學生

    從武則天開始設置「悲田養病坊」,給貧苦、乞丐治療

    在各種行軍、作役的地方,也會配置醫療人員

    看起來是比較有了整體醫療體制的樣子。

    唐代最重要的中醫著作

    即是人稱「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

    觀其著作,非常之龐大

    用藥思路,較缺乏邏輯性

    也不像傷寒論有著連貫性的觀察

    重點是,孫思邈後續也補錄了傷寒論

    並提到在他早年時傷寒論是缺失、失傳的。

    千金方整個給豪醫的感覺

    比較像是當時的醫學百科

    可是內容龐雜而無系統

    但是裡面有些方法已經是公衛式的作法

    最有名的就是「屠蘇酒納井中消毒」。

    另外還有空氣消毒用的「太乙流金方」、「虎頭殺鬼方」…等等。

    空氣跟水,自古以來都是瘟疫的傳播途徑

    這個部分在千金方已經高度重視。

    然而現今科技大大的幫助我們阻斷了這些途徑

    這也是為什麼2020年尚未有疫苗之時

    大家忙到最後,戴上口罩效果最好的根本原因吧。

    但是提到唐朝醫療

    有一個重要的醫療腳色跟我們現代一樣,不容忽視:

    僧人。

    唐朝的僧人,可能才是真正撐起平民醫療的核心

    所謂「藥藏」、藥藏菩薩…

    就是儲存醫療資源的寺廟體系

    這個觀念從印度阿育王的時代流傳過來

    對比現今疫情嚴重時醫療物資的緊缺

    是不是很相似?

    在古代的民間是更加疾苦

    所以說了「藥藏」在當時提供了民間醫療充足的資源

    面對疫情,跟個體醫療有所不同

    有了資源,才能跟疫情打仗。

    所以我們也是相當感謝慈濟的。

    當然這種非官方的醫療佈施很快地被政治權力給限制

    只是古代來說,這些資源仍在民間流傳的比較開

    畢竟民間較為貧苦,與現代不同。

    然而,面對民間疾苦的疫情,政府的制度終究會做出改變

    宋元時代最重要突破就是「官方的販藥所」

    「惠民藥局」的出現。

    當時由中央的太醫局,廣納天下能人之有效驗方、秘方

    交由太醫局試驗、製成成藥在惠民藥局販售

    當然,惠民藥局是全國各點廣設的。

    這樣的一個突破性的制度

    才讓民間真正開始受到較好的醫療水平照顧

    當然,內行的中醫師都知道

    只有用「成藥」來治病,還是不行的

    對照我們今日的中藥EUA,

    我想重點還是藥物使用的說明是否清楚

    第二,就是要回歸醫師主導用藥。

    醫藥結合,是人力、智慧、經驗與物資的結合

    而且是要全國性的、全面性的結合制度

    這個部分到了明朝,才有了比較好的示範。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平民皇帝

    深知民間疾苦

    因此明朝的醫療體制相當完整且深入民間

    太醫院負責皇家醫療

    良醫所負責地方諸侯

    惠民藥局則承襲下來繼續協助民間醫療。

    萬歷15年瘟疫大作,由太醫院協同惠民藥局

    「醫藥合併」足足治療超過10萬人

    明朝醫療與明朝的軍事狀況息息相關

    有些史料描述,明朝每3~4年軍中就生瘟疫,嚴重影響軍力

    據說這些疫情多發生在7月多雨之際

    我們合理的推估,這樣的疫情不會是流感

    也跟我們現在觀察到的空氣傳播病毒略微不同

    我們可以合理的推估是 : 鼠疫。

    多雨之時,穀物生長茂密,齧齒類動物繁殖快速

    這樣的經驗,澳洲常常有體驗,大家看些國際資訊即可知道

    軍中衛生較差,加上明朝實施屯田制

    不少士兵必須務農,增加了跟齧齒類動物接觸的機會

    跳蚤再藉由宿主回到密集的軍隊中傳播

    綜觀這些關聯性,這樣的疫情就很容易傳開來

    對此如何防範? 李時珍提出方法

    跟我們的推論不謀而合。

    本草綱目,服器部記載:

    「天行瘟疫,取初病患衣服,於甑上蒸過,則一家不染(時珍)。」

    治療鼠蚤傳播的疾病,自然衣物的清潔衛生最為重要。

    從此可再次窺探時珍科學家之面貌。

    同時「一家不染」四個字,提示了什麼重點?

    跟我們現在最大傳染群聚型態:

    「家庭群聚感染」。是不是又是一個歷史借鏡?

    雖然明朝的疫情主要在軍中

    但是明朝另一項重要的措施:

    「軍民一體施濟」。

    正是告訴我們抗疫過程中,資源合理分配的重要性

    有了資源,才能成功抗疫

    正所謂防疫視同作戰,歷史也告訴我們了。

    然後談到疫苗,其實中醫從「人痘」開始了疫苗的經驗

    對中醫來說也沒啥特別,就是一種廣義的「以毒攻毒」治療

    所以我們可以說,中醫、傳統醫學,其實從來沒有排斥過疫苗

    但是傳統醫學過去這樣的經驗,沒有能夠透過科學的淬鍊

    最後形成安全的、廣面性的防疫手段。

    總結上述中醫相關千年以來的防疫經驗

    豪醫想說的是

    印度神童的見解部分是對的

    但是,防疫政策是全體性的

    疫苗政策就目前人類的經驗看來

    也很難產生什麼「自食惡果」的問題。

    目前的疫情當然不適合打了疫苗後就開始不戴口罩、群聚

    要說真的有可能自食惡果,

    除非是疫苗本身通過檢驗的方式有瑕疵

    否則按照目前的方式,

    人類近代數代文明之下是沒有觀察到什麼大問題的。

    但是,未來新冠肺炎「流感化」就不一樣了

    豪醫現在就可以告訴大家

    流感化後的新冠肺炎病毒,在生物的演進上就是致死率會下降

    或是說跟疫苗、跟人類社會達成一種平衡

    要不要一直補打疫苗? 之後豪醫自己是不會這樣做

    回歸戴好口罩、勤洗手、生病自我隔離

    未來生活也許會有改變,但是其實才是真正的正常生活

    不用迷信「感冒、流感、新冠特效藥」,然後吞藥硬頭皮上班過勞

    再來搞出意外猝死⋯⋯

    好好的利用身體自我修復的能力來治療、自療

    這部分中醫藥真的是提供非常好的協助

    也許才是疫情給人類最大的啟示

    也是印度神童想表達的事情吧。

    泰陽中醫。專注醫療。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豪醫說故事, 豪醫談知識
    中醫, 新冠肺炎
  • 聽說有醫護人員無法脫離氧氣⋯提供一下去年豪醫調理這類病人的方法。

    2021年07月18日

    聽說有醫護人員無法脫離氧氣⋯

    提供一下去年豪醫調理這類病人的方法。

    今年也有幾位患者但是後遺症反而不如去年遇到的嚴重

    豪醫看起來主要還是跟個體年齡、慢性疾病史相關。

    主要是桂枝茯苓丸做一個活血化瘀清除肺部纖維化的動作

    這是主軸。

    但是剩下的部分才是需要討論明辨的關鍵

    就是患者體質的陰陽寒熱。

    陽熱盛的可以搭配大柴胡湯

    這一組是大陸經方泰斗胡希恕的經驗

    當初接觸到這樣的處方思路確實是不可思議

    而且突破了以往我們局限性的思維

    這兩個方子都不是針對肺臟的

    當然要延伸解釋五臟六腑之間的關聯性是可以

    但是豪醫不喜歡這樣

    總之臨床實戰有效,這是屬於患者「有是證用是藥」

    很多臨床的治療無效是被困在「病人看了卻沒看到、沒想到」,

    被「臟腑臟器」「六淫病邪」⋯困住了思維

    這才是我們中醫教育最大的問題。

    這次的疫情讓一些優秀的中醫師展露頭角

    看到台灣有些醫師接受報導使用了「藿香正氣散」處理輕症的患者

    這就是觀察細微,找到關鍵,處理「病邪」

    中醫病邪的性質是圍繞在患者症狀反應

    不完全是一種「微生物觀點」

    而是「微生物與宿主之間的互動展現」

    這是臨床上貼近患者的觀察,豪醫也覺得非常受用。

    回到我們的主題

    如果是偏於陰寒型的就搭配四逆湯去振奮陽氣

    這是豪醫自己的經驗

    這種情況咳喘明顯的,民國經方大師余根初會直接用腎氣丸

    我自己是習慣用四逆湯

    原因也不瞞各位,科中八味地黃丸我自己感覺用的很不順手

    當然修改成腎氣丸原方用桂枝也是一樣

    我常在想是不是這個方子可能本身劑型上就不適合這樣處理

    也非常歡迎大家指點一下我們。

    分證分得太細就不容易討論了

    剩下的細節就是臨床家自己臨證的細微觀察

    我這邊提供的陰陽分辨清楚了,大刀闊斧下去

    不要再多疊方了。一般小病雜病怎麼疊醫師順手就好

    這種程度的患者,診斷要清楚一點

    而且新冠肺炎的病人是確定寒熱都有,沒辦法一招打天下。

    先突破僵局看看血氧、呼吸表現能否改善

    如果一下子就改善了,後面應該可以圓滿

    最後收工我最常用的手法

    肺萎:炙甘草湯去加減,氣陰雙補,寒熱平調。

    這個時間點陽虛明顯的來用腎氣丸好像也合理

    但是總之在我自己的思維裏

    腎氣丸一直擺不到一個我覺得完美漂亮的位置

    其實我想這個狀況也跟一個客觀實際的問題相關

    就是中醫患者的族群問題,這個我們以後有空再聊。

    脈象如果覺得可以的,沒有慢性病史反對的

    取巧的方式還是可以用麻黃下去

    但是加減上仍有眉角。

    痰的部分如果還有偏多的話

    熱盛那型的可以先不管,直接大柴胡湯釜底抽薪看看

    你真不順眼要再加小陷胸是可以的,加個小方無損大方向

    陰寒型的豪醫提醒一下細辛要用,而且要會用。

    大抵上該注意的是這些。我自己的視角一定有所侷限

    但是我已盡量全面描述我們看到的狀況

    祝福有緣人。也希望患者無論用什麼方式都能康復。

    祝大家調理順利。

    泰陽中醫,專注醫療。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豪醫談教學, 豪醫談知識
    中醫, 新冠肺炎
  • 疫苗宣導。三伏貼釋疑。

    2021年07月16日

    疫苗宣導。三伏貼釋疑。

    借用一下我們學長的宣導文章。主要還是AZ部分的解釋。

    很開心陸續聽到我們診所的患者都去施打疫苗了

    也不少人來做施打疫苗前的調理

    身體狀態好,施打疫苗自然意外少。

    身體真的不適、熬夜加班後不舒服等等的狀態下。

    豪醫就建議不要硬撐施打。

    另外最近比較多人問的是三伏貼與疫苗的關係

    三伏貼誘發的免疫反應跟疫苗的路徑不同

    而且三伏貼偏局部區域臟腑的「慢性過敏系統」

    疫苗屬於全身性的「對外的急性免疫系統」

    學理上不會互相干擾。

    所以依據豪醫這樣的理解

    豪醫絕不贊成有人說貼三伏貼提升免疫力可以拿來對抗新冠肺炎!

    大家要聽清楚了。

    中醫不是這樣亂搞一通的。

    三伏貼處理的就是「過敏」「虛寒體質」

    不用,也不應該無限上綱跟誇大。

    要抵禦新冠病毒、傳染性疾病,我們有其他別的方法。

    豪醫提出的都是「針對性強」的作法

    絕不含糊以「調理」一詞呼嚨帶過。

    泰陽中醫,專注醫療。

    https://www.facebook.com/1576041096013781/posts/3029969703954239/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豪醫談教學, 豪醫談知識
    三伏貼釋疑, 中醫, 疫苗宣導
  • 三伏貼的季節要開始了

    2021年06月29日

    三伏貼的季節要開始了

    建議時間為7/14~9/11

    大家可多利用line@做預約喔!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三伏貼, 中醫
上一頁
1 … 6 7 8 9 10 … 17
下一頁
  • Facebook
  • Flickr
  • Link

Very You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linic (886)3657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