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hung,Physician with dual licens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dr.hung,Physician with dual licens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 Introduce
  • News
  • Indications
  • Physician
Book Now
  • 聽說有醫護人員無法脫離氧氣⋯提供一下去年豪醫調理這類病人的方法。

    2021年07月18日

    聽說有醫護人員無法脫離氧氣⋯

    提供一下去年豪醫調理這類病人的方法。

    今年也有幾位患者但是後遺症反而不如去年遇到的嚴重

    豪醫看起來主要還是跟個體年齡、慢性疾病史相關。

    主要是桂枝茯苓丸做一個活血化瘀清除肺部纖維化的動作

    這是主軸。

    但是剩下的部分才是需要討論明辨的關鍵

    就是患者體質的陰陽寒熱。

    陽熱盛的可以搭配大柴胡湯

    這一組是大陸經方泰斗胡希恕的經驗

    當初接觸到這樣的處方思路確實是不可思議

    而且突破了以往我們局限性的思維

    這兩個方子都不是針對肺臟的

    當然要延伸解釋五臟六腑之間的關聯性是可以

    但是豪醫不喜歡這樣

    總之臨床實戰有效,這是屬於患者「有是證用是藥」

    很多臨床的治療無效是被困在「病人看了卻沒看到、沒想到」,

    被「臟腑臟器」「六淫病邪」⋯困住了思維

    這才是我們中醫教育最大的問題。

    這次的疫情讓一些優秀的中醫師展露頭角

    看到台灣有些醫師接受報導使用了「藿香正氣散」處理輕症的患者

    這就是觀察細微,找到關鍵,處理「病邪」

    中醫病邪的性質是圍繞在患者症狀反應

    不完全是一種「微生物觀點」

    而是「微生物與宿主之間的互動展現」

    這是臨床上貼近患者的觀察,豪醫也覺得非常受用。

    回到我們的主題

    如果是偏於陰寒型的就搭配四逆湯去振奮陽氣

    這是豪醫自己的經驗

    這種情況咳喘明顯的,民國經方大師余根初會直接用腎氣丸

    我自己是習慣用四逆湯

    原因也不瞞各位,科中八味地黃丸我自己感覺用的很不順手

    當然修改成腎氣丸原方用桂枝也是一樣

    我常在想是不是這個方子可能本身劑型上就不適合這樣處理

    也非常歡迎大家指點一下我們。

    分證分得太細就不容易討論了

    剩下的細節就是臨床家自己臨證的細微觀察

    我這邊提供的陰陽分辨清楚了,大刀闊斧下去

    不要再多疊方了。一般小病雜病怎麼疊醫師順手就好

    這種程度的患者,診斷要清楚一點

    而且新冠肺炎的病人是確定寒熱都有,沒辦法一招打天下。

    先突破僵局看看血氧、呼吸表現能否改善

    如果一下子就改善了,後面應該可以圓滿

    最後收工我最常用的手法

    肺萎:炙甘草湯去加減,氣陰雙補,寒熱平調。

    這個時間點陽虛明顯的來用腎氣丸好像也合理

    但是總之在我自己的思維裏

    腎氣丸一直擺不到一個我覺得完美漂亮的位置

    其實我想這個狀況也跟一個客觀實際的問題相關

    就是中醫患者的族群問題,這個我們以後有空再聊。

    脈象如果覺得可以的,沒有慢性病史反對的

    取巧的方式還是可以用麻黃下去

    但是加減上仍有眉角。

    痰的部分如果還有偏多的話

    熱盛那型的可以先不管,直接大柴胡湯釜底抽薪看看

    你真不順眼要再加小陷胸是可以的,加個小方無損大方向

    陰寒型的豪醫提醒一下細辛要用,而且要會用。

    大抵上該注意的是這些。我自己的視角一定有所侷限

    但是我已盡量全面描述我們看到的狀況

    祝福有緣人。也希望患者無論用什麼方式都能康復。

    祝大家調理順利。

    泰陽中醫,專注醫療。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豪醫談教學, 豪醫談知識
    中醫, 新冠肺炎
  • 與中醫相關的打疫苗資訊(詳內文) !

    2021年06月18日

    與中醫相關的打疫苗資訊:

    除了圖卡講的基本內容之外

    豪醫稍微補充一下最近大家聞之色變的死亡狀況

    結論是:

    長輩打疫苗後死亡,這個真的運氣不好。但是我們可以再努力避免。

    一般認定與疫苗相關的死亡,

    通常是血栓、血小板缺少、心肌炎這些併發症影響造成的死亡。

    但是,

    疫苗打下去,基本上身體等於是承受一次「壓力測試」

    少數體虛、慢性病太多的長者會因此熬不過去也是可預見的。

    施打後的72小時,豪醫都建議密切的觀察、關心這些長輩

    如果真的緊急發現長輩身體不適

    趕緊就醫,豪醫的觀點

    當然加上中醫藥治療更好。

    因為打疫苗後這種身體的「發炎壓力」,這是體質調整的範圍。

    過去我們也治療過一些類似的特殊狀況:

    1.C肝的干擾素治療

    2.C肝新藥治療

    3.B肝病患自費用C肝新藥治療,嚴重急性心臟衰竭

    4.這次新冠肺炎疫苗後嚴重副作用疑似心肌炎的治療

    上述的副作用狀況:

    干擾素、C肝新藥都是屬於「寒熱往來」少陽證

    嚴重急性心臟衰竭的那位因為拖太久,我接手時是真武湯證

    新冠肺炎疫苗疑似心肌炎這位是我們助理,打完胸痛一個月

    政府也在追蹤中

    我們先用牛黃治療,胸痛減緩,現在用炙甘草湯調理中。

    這些豪醫都有經驗,除了我們助理還在調之外,其他的都已治癒,效果很好。

    C肝的部份,我們中藥治療後續追蹤也沒有影響之後病毒的清除

    所以中醫切入這一塊是很有幫助的。也沒有觀察到任何影響西醫治療的狀況。

    這是豪醫一點自己的心得。

    泰陽中醫,專注醫療。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豪醫談教學, 豪醫談知識
    中醫, 新冠肺炎
  • COVID-19疑似病例治療初探

    2021年06月12日

    COVID-19疑似病例治療初探

    豪醫先引用一位前輩的故事

    成都中醫藥大學張廷模教授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大概是在1987年或者1988年,

    當時全國的中醫類的碩士研究生的入學考試,有一個多選題,

    多選題考的就是我們清熱藥當中

    瀉火藥當中的第一味藥石膏,

    這道題就是以下哪些是石膏的功效?

    一、清氣分熱;二、清心熱;

    三、清肺熱;四、清胃熱;

    五、清肝熱。

    這個題當時是1985年在南京我出的題,

    在南京那個搞題庫的時候,

    後來從衛生部的中醫司,

    那時候還沒有中醫管理局,

    還沒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是衛生部的中醫司,當時給我回饋了個資訊,

    在多選題裡面,這個題的失誤率最高,當時我非常驚訝。

    ~~~~~~~~~~~~

    老實說

    這一題豪醫覺得出的非常好。

    這裏透露出什麼問題?

    死讀書當然也能當醫師

    但是實戰跟書本知識上距離非常遙遠。

    張教授雖然是搞基礎教育的

    但是這一題非常臨床

    COVID-19 病患的症狀

    我們已經熟悉的有

    1.全身性的發炎如:發燒、身體痠痛、頭痛、頭暈、嗅覺味覺異常

    2.呼吸道的發炎如:咽痛、口乾舌燥、咳喘、胸痛、呼吸困難

    3.腸胃道的發炎如:腹瀉、噁心

    當然,光憑症狀、脈學,絕對「無法確診」

    請勿相信江湖術士。

    上面那一題多選題

    不知道有牌的中醫師能否答對?

    但是會這一題

    再來看COVID-19的疑似患者(有症狀的)

    你告訴我,石膏會不會常開?

    當然無症狀者不會來詢問

    若是上面三個面向的症狀都有時

    或是只有前兩個時

    石膏使用的機率相當的高。

    因為臨床上,石膏這個藥物的發展歷史上

    本來就是從治療感染性疾病開始

    後續才有其他面向的方劑衍生。

    這類疑似病例

    豪醫石膏會開到2~3兩

    甚至更多。

    這種病人,不是重症,但也絕非輕症。

    豪醫曾看到一位西醫師說

    「錯失轉成重症的關鍵轉換期」

    這個關鍵轉換期,誰能HOLD住?

    豪醫告訴各位,中醫有角色!

    因為這個關鍵點,不在於抗病毒,而是在於免疫力。

    這就是中醫擅長的「體質控制」。

    這邊豪醫不用「調理」二字

    因為顯得太慢。

    體質控制、甚至是扭轉

    在感染性疾病的戰場上

    往往是30分鐘、半刻見真章!

    怕冷、身體強烈痠痛立馬好轉

    咽痛立馬緩解

    過去的流感,西醫都無法做到這樣的效果

    COVID-19當然無法。

    假設我們可以讓有症狀的患者快速緩解症狀

    你告訴我有沒有希望扭轉重症的發展?

    那之前的文章豪醫提到幾個重症治療上可能的方劑

    有用石膏的是?

    木防己湯,還記得嗎?

    快喘起來了,痰一直冒出來

    咽喉很乾很乾….

    這類疑似感染者很常遇到的問題

    我相信

    現在還在隔離、自我健康監測等等的朋友

    有些人也有這些症狀。

    那如果阻斷不了,持續的惡化下去會變成?

    吃中藥就能快速阻斷這樣的症狀發展

    這也是目前我們最近的經驗。

    今日重症死亡率仍然太高

    無論是篩檢黑數問題還是如何

    自保之道

    我認為還是有疑似症狀

    或是根本就確診了,症狀逐漸加重

    那就該趕緊服藥

    我講的當然是中藥。

    我講的當然不是清冠一號

    死亡率大概已經說明了清冠一號的極限了

    各路團購亂象無助防疫

    這個藥,

    一下中醫界發聲明說不能當保養吃

    一下子西醫的召集人又說只是保養品

    那當然民間到底怎麼講這類東西?

    豪醫也不是很清楚。我也沒有能力導正這些亂象。

    但是我們朋友,先搞清楚這種東西怎麼用:

    無症狀感染者加速病毒清除轉陰是有效的。

    輕症上有部分的患者適用也是肯定的。

    但是並非所有輕症都適用。

    用了症狀不改善,請改藥

    用了症狀持續加重,還是有機會變成重症,而且機會不小。

    「預防」這件事情不要太執著

    這類東西可以多一些保護是對的

    但是萬一預防失敗了,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疫苗才是真正預防的重點,

    而且是要多數人施打後群體的免疫力。

    我們這邊的重點還是,萬一症狀不幸持續發展

    要阻斷重症的產生

    還是要回歸正統實戰經驗的調劑處方

    因為這個部分,西醫也沒有普遍好用的治療方法

    (痊癒者血清這些特殊的治療手段似乎有在討論)

    那清冠一號的模式,終究只是非常前期的事情。

    最近我們治療疑似案例的病例給大家參考

    患者自我健康監測中,第9天出現症狀

    頭痛、頭暈、低燒、喘咳、胸痛、自汗

    (請不要針鋒相對的問我1922怎麼說,豪醫不想惹事)

    水煎藥

    葛根湯+黃連解毒湯+白虎湯+魚腥草⋯其餘加減。

    劑量就不透露了。

    療效立竿見影。

    目前穩定控制中。也有患者已經解除自我健康監測了。

    豪醫有自信,這樣的狀況

    我們確實能夠把多數的患者好好的顧好。

    疫情亂世之下,自保需要知識與經驗

    泰陽中醫。專注醫療。

    延伸閱讀:

    豪醫之前的教學,很多架構豪醫跳著講,串聯起來其實就通了

    感冒、流感、感染症重症的研判與教學

    「衛氣營血」辨證

    https://www.facebook.com/……/2034124903401083/……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流行病門診, 豪醫談教學, 豪醫談知識
    Covid-19
  • 連續有隔離患者缺氧猝死 什麼是Happy Hypoxia?

    2021年05月24日

    連續有隔離患者缺氧猝死

    什麼是Happy Hypoxia?

    為何武漢肺炎讓人呼吸困難?

    其實這篇文章去年就寫草稿了(有圖有真相)

    真的沒有想到台灣今日會面臨如此嚴峻的挑戰。

    去年我們舉例過呼吸窘迫的例子

    https://www.facebook.com/829216740558578/posts/2121116408035265/

    今天我們再深入一點

    一個好的呼吸的條件有二

    第一:好的氣體注入=通氣

    第二:好的血液循環=灌流

    這兩個缺一不可。

    結果都會造成呼吸的困難。

    有通氣沒灌流是「死腔」dead space

    有灌流沒通氣是「分流」shunt

    目前專家認為近日的連續猝死是Happy Hypoxia

    這是一種因為病毒感染後阻礙了肺部的灌流,這是類似「死腔」

    患者一開始並沒有什麼異狀

    但是隨著病毒增長,突然導致灌流被阻礙而急遽發展成缺氧的狀態。

    另外肺部內部的「分流」以及「血管內微血栓」(microthrombi)

    這些都被認為是COVID-19造成缺氧的原因

    所以COVID-19這是一種復合性呼吸窘迫。

    當然每位患者的狀況可能略有不同。

    醫學必須去了解是上述哪一個成份的缺乏居多

    才能選擇適當的呼吸機、呼吸機模式、藥物等等。

    長庚醫院內部有過「針灸」輔助脫離呼吸器的經驗

    這些缺氧的病人需要專業人員的照護

    呼吸治療師更不是像機器增產就能有的

    適時的讓中醫介入能讓整體醫療能量上升。

    好的通氣跟灌流是解除呼吸窘迫的關鍵。

    中醫如何建立好的通氣?「宣肺」

    中醫如何建立好的灌流?「振奮胸陽、活血化瘀」

    現在講的是「中度、重症」,大家不要再跟我講「清冠一號」了。

    那是「輕症、無症狀」的方子。早期決戰上呼吸道用的。

    現在講的是病毒進入下呼吸道了,中醫可以怎麼辦?

    「宣肺」代表方:大小青龍湯、麻杏石甘湯

    「振奮胸陽、活血化瘀」代表方:木防己湯、李可破格救心湯

    木防己湯我的FB提過很多次了。

    如果是要處理這次病毒感染的重症

    豪醫會認為「振奮胸陽」這個非常重要

    李可的破格救心方是經過臨床大量實踐的方子

    不過附子這個藥物爭議太大

    是不是需要這麼「破格」? 豪醫的經驗是不用

    大概一~二兩就能化解掉很多cyanosis (發紫、發紺)的狀態了。

    提出代表方只是我個人救治患者的經驗

    當然中醫一貫的診治還是有「辨證論治」的成分在。

    就我們的實際經驗,提出真的能幫助患者更好的方法。

    遇到我們經驗不足的部分,不要托大

    臨床功力就是一點一滴的累積。

    豪醫日前已分別從網路信箱向新北、台北市政府提出希望

    『中西醫師進駐「防疫旅館」處理輕症的建議』

    希望假若疫情進一步加重,看看能否有機會幫助更多的患者

    當然,一樣的概念在我們新竹縣也是一樣的

    假若我們這邊疫情嚴重,豪醫自當全力以赴

    在社區內盡心照顧患者。

    中醫界目前沒有什麼動員,是豪醫覺得比較可惜的

    中醫始終在正統醫療上邊緣化

    但是至少豪醫自己,是真正做好準備

    有需要即可盡上一些微薄之力。

    泰陽中醫,專注醫療。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豪醫談知識
    Covid-19, 中醫輔助脫離呼吸器, 急性呼吸窘迫, 武漢肺炎
  • 各位朋友,疫情升級,泰陽中醫應變措施說明

    2021年05月16日

    各位朋友,疫情升級,泰陽中醫應變措施說明

    雖然新竹縣尚未升級,我們同步強化防疫

    除了原有的消毒液清潔、紫外線燈照射外

    手部消毒從2020年一直以來我們都是「兩次」

    入口一次,進診間再一次。

    請初來乍到的朋友不要意外。

    以下是新措施,請新朋友舊朋友注意:

    1.進入診所請全程戴口罩,無攜帶口罩者請勿進入診所。

    2.任何診察、治療的過程中都不可拿下口罩。

    3.家屬如非必要:重症、輪椅、幼童……;盡量避免陪同看診。

    以上是大原則。

    以下解說細項:

    掛號:無論現場或預約

    請依照順序直接放置健保卡於櫃台卡盒上

    **請勿直接入座候診**

    等候依照助理指示於「指定位置」候診

    本診所內部設置「間隔式」候診位6名,

    提供與前六位候診順位之患者使用。

    其餘候診患者請至我們社區大樓前庭廣場候診,等候助理通知入內

    診所內候診時請勿交談、請勿在診所內撥打手機談話。

    診所內候診採6進,6出,不重複座位,6出後執行消毒一次。

    確保防疫無死角,請民眾放心。

    診療:仍執行把脈,「暫時不看舌頭」,可提供舌象照片。

    咽喉診察、聽診器呼吸音診察、耳鏡檢查皆暫停執行。

    體溫檢測以額溫為主,耳溫暫停。

    血壓檢測、腹診、其餘肢體接觸之理學檢查、超音波診察照常執行。

    診療區亦採一診一消。

    針灸:各式針灸類治療照舊執行。趴床針灸時也請勿脫下口罩。

    (顏面神經痲痹患者不在此限)

    (***美容針暫停執行,等候通知)

    (***結構治療、整脊請全程使用口罩)

    以上措施請大家配合。

    若有其他問題,可利用線上聯繫方式

    豪醫會儘速幫大家處理。

    少量的不便,是為了未來長久的方便

    請大家同心協力一起防疫。

    泰陽中醫,專注醫療。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Covid-19, 中醫, 防疫
  • 為什麼此時需要疫苗接種?

    2021年05月12日

    為什麼此時需要疫苗接種?

    諷刺的,上週以前連我知道的西醫師很多自己都不打…

    這陣子豪醫聽到很多言論

    關於疫苗

    當然,很多人希望聽到中醫的看法

    我只有兩句公道話要說:

    1.病毒感染中醫一定有角色、有幫助

    2.但是台灣的中醫處理這個病毒的經驗不足以發表太多言論,中國那邊的文獻跟經驗看起來這個疾病絕對是不容許樂觀。

    過去流感疫苗不打都沒事,

    就算感染也都看中醫就好了

    為何現在要打?

    過去流感疫苗豪醫的態度大家應該都清楚

    但是現階段新冠肺炎疫苗仍處在必要施打之際

    這一兩天的門診我已經跟許多患者報告過了

    自古中醫便有「瘟疫」「疫癘」之說

    中醫也了解到這類流行傳染病「難以避免」

    尤其是「新發生」的時候。

    我們翻閱古書著作

    甚至也有古代中醫師自己小孩接二連三染疫身亡的慘痛記載⋯

    所以說豪醫先破一個題:

    我們中醫平時所謂的「調理免疫力」

    其實嚴格說起來無法達到「公衛上」有意義防疫。

    這是中醫歷史上很清楚的一個事實。

    不過歷史告訴我們,再如何的「瘟疫」

    中醫對病毒絕對有角色

    降低死亡率、增強抗病力亦是千年來肯定的。

    有些古文明,恐怕就是沒有中醫這樣醫術

    就因為一次傳染病消失了。

    這是目前看起來最合理的解釋。

    但是,這仍只能算是醫療;不算是公衛防疫

    要用這樣的方式達到防疫目標

    過程中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這些都是中醫歷史上有記載的。

    直到科學的進步、疫苗的產生

    方才架構出人類的「群體免疫力」

    阻斷了許多傳染病病毒的通路。

    新冠肺炎病毒是RNA病毒

    單股即可複製

    RNA病毒不穩定、超容易突變是特點

    未來變成流感化似乎是必然

    但此時此刻流行中的病毒

    傳染性太強、毒性太強、死亡率太高

    疫苗才能針對性的防堵疫情。

    豪醫自身施打後的症狀亦明顯

    後續以服用中藥來維持身體

    否則連看診都有困難。

    以往還在醫院裏工作時會施打流感疫苗

    從不曾有過如此強烈的反應

    從這裡也可以知道

    若真感染,絕非一般流感可以比擬。

    從疫苗施打者的症狀上看來

    這病毒的表現確實多屬於「寒濕」

    這點跟去年中國那邊中醫呈現的病例雷同

    當然一定會有少數人以其他型態發病

    畢竟我們已經認識到這疾病的變化多端。

    還在考慮嗎?

    如果你是害怕打針後的副作用

    這個可以找中醫處理。

    若你是害怕百萬分之一的血栓

    這個豪醫有找到醫理上可行的方法

    但是百萬分之一,

    我必須說我們做的事情不見得有意義

    也沒有資源讓豪醫來證實這件事情。

    請聽我一句

    無論如何,無論您的信仰如何

    此時此刻,是必要施打疫苗的

    如果未來流感化了,變成每年都要打

    倒是可以觀察那時的毒性再說

    此時此刻,我是一個中醫

    一個擅長治療感染疾病的中醫

    我仍然認為有施打疫苗的必要。

    戴口罩、勤洗手、打疫苗

    泰陽中醫,專注醫療

    圖為豪醫5/7於竹榮施打疫苗時所拍攝

    大家一起再一次捲起袖子為防疫盡一分心力吧!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流行病門診, 豪醫說故事
    Covid-19, 疫苗
  • 疫苗發展受挫!臨床試驗困難重重⋯⋯

    2020年09月09日

    疫苗發展受挫!臨床試驗困難重重⋯⋯

    搶著打疫苗? 當心!

    勿讓疫苗商品化

    上次豪醫提到各國如火如茶的展開臨床試驗

    也提出幾個困難點。

    前情回顧:

    https://www.facebook.com/829216740558578/posts/2257299741083597/

    這次出問題的狀況發生在AstraZeneca 公司

    一例三期測試中的病人,

    出現了橫貫性脊髓炎(transverse myelitis)

    AstraZeneca 公司因此暫停新冠疫苗測試!

    英國一項試驗的志願者被診斷出橫貫性脊髓炎。

    病情預後

    1/3的患者接近恢復

    1/3的患者部分恢復,致殘

    剩下1/3的患者病情幾乎沒有好轉,其中甚至死亡

    簡單來說,非常容易「癱」掉。甚至死掉的一個併發症。

    1/3以上致殘的概念上其實是非常高。

    疫苗絕對是必要。但是安全絕對不能忽略。

    網路上媒體一直營造一種搶快的聲音。

    其實整體的開發過程已經濃縮了很多時間。

    關鍵的臨床試驗是攸關安全與效果的重要步驟。

    很保守的估計,三期試驗要過關,2~3年應該跑不掉。

    豪醫不知道媒體之後會怎麼寫

    但是沒有確定安全

    千萬不要再那邊「誰先打,誰OK」⋯

    打藥跟帶口罩完全不是一回事⋯OK?

    泰陽中醫,持續關心疫情發展。

    疫苗開發不能免,免疫調整不能少。

    https://www.nytimes.com/……/coronavirus-astrazeneca……

    keita0316

    2023-09-29
    好文分享, 急重症門診,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豪醫談知識
    中醫, 新冠肺炎, 橫貫性脊髓炎, 武漢肺炎, 疫苗
  • 從事健檢醫師的經驗,偽陰性/偽陽性

    2020年04月26日

    從事健檢醫師的經驗

    #偽陰性#偽陽性

    篩檢,一般就是(+)(-)

    過去豪醫從事健檢醫師的時候

    患者拿報告問說:啊這個紅字怎麼辦?

    我們內科主任的回答通常就是:

    「規律追蹤」

    「這個篩檢有也不一定代表有

    沒有也不一定代表沒有。」

    雖然我都心裡懷疑

    「主任,你這樣說患者怎麼聽得懂⋯?」

    問題是,現在這個議題就是這樣

    主任講的話

    就是你篩檢是陽性,也可能是偽陽性

    陰性也可能是偽陰性。

    所以既然有懷疑、顧慮,

    就好好追蹤,「時間會證明一切」。

    所以我們花「很長14天的時間」去搞隔離啊什麼的

    這才是對防疫真正有幫助。

    而不是一直強調「快篩15分鐘」

    那是給人家吵股票用的噱頭⋯。

    當然好的快篩工具會有助於防疫

    但是台灣已經證明了「普篩」

    不是真正防疫關鍵性的手段

    世界上任何普篩的國家

    很清楚的都是「先失控,後普篩」

    我們國家不用自亂陣腳。

    所以說無論疫情指揮官、召集人怎麼解釋

    網路資訊、圖卡如何分享

    其實很難懂的。

    其實要不要搞懂

    要不要「普篩」

    吵得人吵的都是一種「情緒」

    沒有專業內容物的。

    這些專業科學、統計學的東西,

    本來就只有相關從業人員才有興趣

    奢求大家了解,其實也沒有必要。

    我們竹北前一個月多的期間內面臨超高密度的居家隔離

    很多「出關」的患者很多還有低燒、咳嗽的

    當時豪醫認為應該加強篩檢

    但這是針對「出關」前仍有疑慮症狀者的加強「廣篩」

    而非「普篩」。

    「先控制,再廣篩」

    目前我們國家穩紮穩打

    大家一起加油!

    泰陽中醫,關心您。

    新聞:普篩做下去,醫療會爆。

    https://www.msn.com/……/%E7%82%BA%E4%BD……/ar-BB11TDTK

    keita0316

    2023-09-29
    好文分享, 急重症門診,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豪醫談知識
    中醫, 篩檢
  • 除了武漢肺炎之外,還有皮膚症狀。

    2020年04月24日

    除了武漢肺炎之外,還有皮膚症狀。

    目前發現Covid-19除了導致肺炎之外

    還會存在於各種器官內皮

    所以陸續也發現一些皮膚的變化

    其實豪醫之前教學說過了「衛氣營血」的概念

    這些皮膚瘀血的症狀

    就是入血證,血瘀證

    但是因為目前觀察到的都是「小範圍」的

    所以其實大家不用恐慌,這個都能控制

    國外加護病房加入「抗凝血」的治療

    這一點豪醫接受

    經過這次病毒的洗禮

    西醫的觀念進化了

    懂得尊重人的體質不同

    應用不同的治療策略

    這點,我們中西醫師深感欣慰。

    中醫調理,免疫王道精神

    在最新的疫情中

    見怪不怪,無招勝有招。

    這些日子以來看新聞看到恐慌緊張睡不好的患者激增

    這時候中醫調理睡眠不傷身

    穩定免疫系統抗病毒。

    泰陽中醫,醫貫中西

    專業剖析關心疫情。

    https://www.usatoday.com/……/coronaviru……/2994930001/

    keita0316

    2023-09-29
    好文分享, 急重症門診,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皮膚門診, 豪醫談知識
    Covid-19, 中醫, 武漢肺炎, 皮膚
  • 囤藥奎寧:搞錯重點!

    2020年04月16日

    囤藥奎寧:搞錯重點!

    奎寧類藥物目前有部分民眾囤積

    之前蔡總統的網路宣傳也說到我們準備了很多奎寧原料

    (豪醫記得是一篇寫著滿滿的奎寧原料的網路宣傳)

    我想總統的意思是我們國家都有準備好了

    只是拿奎寧舉例,不是要大家囤藥!

    奎寧類藥物的副作用強烈恐致命性

    相關的研究非常多

    奎寧類可能治療或預防武漢肺炎

    這個資訊在『1月底』

    我們醫療界的圈內就已經有消息了

    但是當時沒有切確的使用劑量

    大家也說這些藥要問「風濕免疫科」的醫師才知道如何使用

    3月時陸續有奎寧相關使用的研究產出

    https://www.medrxiv.org/……/10.1101/2020.03.16.20037135v1

    然後這件事情很怪,川普說FDA會核准奎寧拿來治療

    在3月底的時候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72041

    但是4月初FDA的官員卻用力澄清

    https://edition.cnn.com/……/hydroxychlor……/index.html

    一切都在未定之數

    所以「以政領醫」的川普總統難怪會被Dr. Fauci 狂酸了

    https://www.facebook.com/829216740558578/posts/2141176052695967/

    甚至有些國外媒體直接大標題寫上:

    「Don’t believe the hype」

    別相信炒作!

    嚴謹的科學界跟浮誇的政治界的差異

    在這場「奎寧大戰」之下一目瞭然⋯⋯。

    所以這個藥物的使用,目前究竟如何?

    重症大概沒有選擇任何「有可能的藥」都會拼一下

    其他的準則是要「普遍使用」於輕症?

    高危險族群拿來預防?

    還是乾脆「全民運動」?

    『豪醫沒有囤奎寧』

    關心疫情一路下來

    我的感覺是「公衛勝過醫療」這是一定的

    防疫機率上

    降低R0值

    https://ar-ar.facebook.com/……/2814487351965402/

    R0值可參考以上陳建仁副總統的文章

    目前看起來最有效的方法還是用力提升全面口罩覆蓋率

    全民運動,奎寧拿來預防?

    目前科學的證實看來,卡介苗相對穩定有幫助

    卡介苗在台灣是全民運動了,這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為何台灣確診比美國少?美日兩大研究:接種卡介苗的重症死亡率較少

    但是卡介苗這個只是「相對抑制」而已

    不好好防疫一樣會有破口

    例如:新加坡一樣是全民施打卡介苗,但破口在外籍移工。

    所以奎寧如果囤藥或是全民運動

    我想真正有被預防到的機率

    跟副作用發生致命危險的機率

    兩個比較起來可能不值得大家這樣胡亂用藥

    當然大家放心

    政府有管控,但是就跟口罩一樣

    「殺頭生意有人做」。

    民眾必須自己了解,配合政府。

    治療上面很多都是未知數

    輕症者其實中醫還是應該善加利用

    而重症者在真正的「西藥治療藥物」相關研究確定之前

    中醫未可不能嘗試給予輔助。

    很多「疑似有效」的西藥在重症身上豪醫不是反對用

    但是寧可這樣白老鼠投藥也不加入中醫治療

    生死關頭真的是賭一把

    少買了一個保險一樣

    賭輸了,只有很遺憾而已。

    當然科學的研究,也是很遺憾的只能先靠這樣遺憾的累積⋯

    台灣的死亡案例很多「都有用過奎寧治療。」

    坦白講,現在還是「沒步」

    所以囤藥沒有必要

    口罩戴好、手好好洗、減少群聚

    不要鬆懈才是真的。

    泰陽中醫,醫貫中西

    專業的中西醫角度關心疫情。

    keita0316

    2023-09-29
    好文分享, 急重症門診,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豪醫談知識
    中醫, 卡介苗, 武漢肺炎, 防疫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 Facebook
  • Flickr
  • Link

Very You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linic (886)3657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