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hung,Physician with dual licens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dr.hung,Physician with dual licens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 Introduce
  • News
  • Indications
  • Physician
Book Now
  • 目前為止疫苗副作用治療的綜合討論

    2021年08月27日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目前為止疫苗副作用治療的綜合討論

    現在關於疫苗相關的發文都要很小心

    我們不強調是那一支疫苗

    只討論副作用與中醫如何治療。

    72歲的一位阿姨

    打完疫苗後發燒了一天,使用西藥退燒

    之後開始強烈頭暈不舒服

    雙側耳鳴、耳悶,自己說話的聲音有如屏蔽一般

    平時偶發嗡嗡作響

    先於西醫治療,退燒,直到第三週了,耳症沒有進步

    請求豪醫的治療。

    這類突發性的耳症

    明確是神經、血管、淋巴循環的問題居多

    但是西藥治療末梢循環的藥物效果常常不穩定

    這個部份我自己感覺還是中醫的強項

    必須在還能恢復的時間內(豪醫經驗一般是2~3週黃金時間內)

    趕緊開始治療,避免後遺症。

    脈象屬陽

    由於病位在頭、側頭;病程尚屬初起

    發熱發燒後且來勢兇猛

    加上有明顯「口乾舌燥」的感覺

    卻沒有咽喉疼痛的狀況

    判定為太陽病合併少陽膽火。

    所謂「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傷寒或是溫病

    豪醫不給患者做中醫病名的定義

    因為對治療指導意義不大

    但是是個熱證,陽證,沒有太大的問題。

    耳症之原因,乃是太陽病發熱之基礎上

    氣鬱血瘀,絡脈不通。

    處方

    葛根湯合小柴胡湯,搭配活血化瘀藥物治療。

    3餐飯後,七天藥。

    2次治療後耳症部分是完全痊癒

    但是豪醫建議後續仍需調養一些時日

    這樣的建議乃是出自於

    最近觀察到很多患者是打完疫苗

    頭暈、頭痛雖然一兩週內的治療改善了

    可是停藥直到接近施打一個月左右時副作用又回來了

    主要常見的還是一些低熱、心悸、胸痛的狀況

    等於是前面發燒高熱後一種餘熱不盡、

    又往更深的「心血脈」攻擊的狀態。

    這些副作用除了疑似心肌炎的反覆胸痛之外

    其實都是小病

    不足以構成大家拒打疫苗的理由

    這是豪醫必需強調的

    豪醫的本意是利用這些人體反應

    真實紀錄報告,以供學習理解參考

    因為這些資料都是客觀、難得可貴的

    豪醫有幸生在這樣疫情時代

    真實紀錄看看是否能與古書醫學經典相呼應

    這是我們做學問、做醫療所在意的。

    實際接觸較多的病患之後我們發現

    這些疫苗的副作用,除了急性的痠痛惡寒發燒之外

    另一大族群豪醫評估似乎多數都跟「熱入血脈」脫離不了關係

    常見的「心悸、胸痛、燥熱」。

    因為還有「猝死」的機率

    「心血」「心陽」必須時時考慮

    這是「熱入血脈」相關症狀出現時

    就應該要開始著手調理。豪醫相信可以有預防遺憾的效果。

    因為這種發熱性疾病的層層脈絡都有跡可循

    我們建立在過去治療發燒感染急症的深厚基礎上

    幾乎可以非常肯定的說,我們能掌握這樣的變化。

    這方面的中醫文獻其實也是數量最龐大的

    因為在主流醫療東傳之前

    這是漢民族主要的治療感染發熱性疾病的臨床知識理論基礎。

    調理預防的方法按照我們之前的科學文獻考究

    前幾篇有提到

    我們也已經實際在臨床上應用了。目前持續觀察中。

    一樣的這些低熱、心悸的狀況

    我們診所的何志宏醫師認為這是「氣鬱化熱」是主因

    他習慣上會開立水藥治療這個狀況

    在他的門診中也取得了相當有把握的療效。

    我們要說的是,雖然觀點上跟我們不同

    但是取得好的療效即是對病患負責

    這是中醫「靈活」之處,豪醫給予高度肯定。

    再來另一個副作用的族群就是「暈」跟「耳症」。

    就如同我們這個案例的處置

    雖然患者的年紀讓人擔心會有引發心血管病變的憂慮

    但是真實的病症上是沒有的

    反而突顯的就是耳症

    那相較於「心血脈」來說

    暈、耳症很多是少陽,病位上比較表淺

    豪醫認為至少距離猝死的那塊真的是比較遙遠了

    雖然我們處方上仍有活血化瘀的藥物

    用意主要是處理造成耳症的循環問題

    但如果是在較高齡的患者身上

    多少也帶有防守心臟血管問題的意味在

    特別是有慢性疾病的高齡的患者,本來就更加應當這樣考慮進去。

    其實最近還有一例疫苗後的副作用是「寒熱往來、脈虛弱」

    比較特殊的是這一例是施打了第二劑的

    我們處方了「四逆湯」加減

    還要再評估後續效果。

    這說明了施打疫苗後人體的反應

    比例上應該是熱的多;但寒的,不會沒有

    尤其是會不會第一劑可能熱的多?

    第二劑,也許存在寒的可能性提升的狀況?

    當然要等待後續較多民眾施打了第二劑之後

    才會有更加清楚客觀的觀察。

    萬一這個角度得到驗證

    那疫苗就絕對不是越打越多劑就越好

    因為打到身體都轉寒了

    中醫的看法那肯定是要出問題

    所以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特別特別仔細客觀的觀察下去。

    重視客觀成效、再現性;客觀的觀察

    除了本身西醫的訓練背景之外

    其實在中醫的訓練背景之下更早就養成了豪醫這樣的思維方式

    豪醫的傷寒論受教於山東中醫藥大學李心機教授

    李教授的名言:「讓傷寒論自己為自己做註釋」

    主要是說條文間自己的邏輯一慣性

    就能解釋傷寒論的原意

    接下來就只是對應臨床療效好壞而已。

    希望大家學習傷寒論時要秉持這樣的客觀

    不要為了自創門派而去自創很多傷寒論沒有的註解、定義

    尤其當這些自創的定義沒有辦法協助臨床取得療效、

    取得再現性的時候

    造成了後面一大群人大打文字遊戲戰爭

    實在是拖累了中醫整體素質

    除了註釋條文要客觀

    再來就是臨床效驗要顯著,這就會是兩相呼應的客觀學習。

    當然「熱入血脈」後續還可以用上溫病學葉天士的「衛氣營血」

    只是實際就我們接觸得到的疫苗後的狀況

    第一:熱勢尚不若真實感染者猛烈

    第二:門診上真的還遇不到伴隨意識變化這麼嚴重的患者

    所以這邊豪醫沒有特別強調「衛氣營血」

    豪醫之前文章有教學過一次,意識的觀察是重要的。

    只是說我們已經有治療到嚴重胸痛的,疑似心肌炎這樣的變化

    豪醫認為「血脈」病位證據強烈

    所以還是要考慮有沒有可能的「營血」變化。

    臨床醫師的思考必須盡量全面化,深度化

    面對快速變化的患者,才反應的下來。

    感謝大家辛苦施打疫苗、辛苦防疫

    我知道很多人是被我們說服去施打

    豪醫感恩大家!

    大家多少都會害怕副作用

    但是從施打前到施打後

    這些日子豪醫不敢懈怠

    不停的觀察、治療、研究這些人體變化的道理

    在已知的狀況下

    我們會全力以赴趕緊幫大家治療

    並且努力預防那些未知的危險

    泰陽中醫,會繼續與大家一起奮戰。

    謝謝大家。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豪醫談教學, 豪醫談知識
    新冠肺炎
  • 疫苗後副作用治療驗方大方向分享

    2021年8月3日

    疫苗後副作用治療驗方大方向分享

    恭喜施打到疫苗的各位,順利獲得免疫力

    這陣子也治療了一些疫苗後副作用的案例,簡單分享一下。

    同時也分享一隻豪醫認為很有意義的影片。

    別忘了有排到疫苗的朋友,趕快施打唷!

    這一個月下來豪醫分享一下我們處理的疫苗後副作用:

    發燒、頭痛:葛根湯+石膏 為大方向

    耳鳴、耳塞:葛根湯+小柴胡湯 為大方向

    心悸、低熱:炙甘草湯+黃連解毒湯 為大方向

    那再加上一例更早之前比較嚴重的:

    胸痛、心悸、呼吸引痛:牛黃清心丸+炙甘草湯 為大方向

    我想疫苗真的沒有對我們的患者產生太大需要擔心的問題

    尤其是有狀況立即回診找豪醫的情況下。

    綜合參考其他國家病情狀態、氣候溫度對病毒傳播力的影響⋯⋯

    此時現在就是趕快衝刺全國疫苗覆蓋率的時候

    並落實防疫生活。

    泰陽中醫。專注醫療。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豪醫談教學, 豪醫談知識
    新冠肺炎, 疫苗宣導
  • 回答印度神童對台灣防疫之指教

    2021年07月21日

    回答印度神童對台灣防疫之指教

    印度神童再次精準預言

    但是此次點名台灣,提出了:傳統醫療

    網路很多歧視中醫的酸民大概就一笑置之

    這是標準面對未知危機時多數人類最常見的方式

    一笑而逃避。

    印度神童看起來是有天象學的基礎

    至於他懂不懂傳統醫療,豪醫相信他應該有點了解

    以他類似僧人的外顯來看。

    但這次既然點名了台灣傳統醫療

    這個問題就讓豪醫稍微系統性來回答說明。

    其實要談到傳統醫療的防疫

    這個題目太大,三天三夜談不完

    但是豪醫把整個脈絡的重點提出

    尤其是跟我們現今中醫息息相關的部分

    我們要特別重視。

    首先,

    傷寒論影響當今中醫師之巨大,無庸置疑。

    而傷寒論著作的起源,即是東漢的瘟疫。

    作者在序中寫到:

    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

    建安紀年以來,尤未十稔,

    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三分之二的十分之七,這個死亡率還是相當高的

    這裡提到的傷寒,我們從書中的描述知道

    應該是流感類的病毒。

    然而綜觀傷寒雜病論的價值

    其實最重點還是個體治療的部分

    透過觀察記錄了解感染性疾病進入到身體之後的變化

    這些中醫經驗,即使不能有如疫苗般直接降低重症的機率

    卻能有效的在疾病的早期防範疾病加重。

    這樣的觀念在傷寒論的原文叫做: 使經不傳則愈。

    再來我們跳到中國的第二個盛世: 唐朝

    唐朝的太醫署主要編制約160人

    負責皇城宿衛軍士的治療,

    地方上在各府設置醫學博士、醫學生

    從武則天開始設置「悲田養病坊」,給貧苦、乞丐治療

    在各種行軍、作役的地方,也會配置醫療人員

    看起來是比較有了整體醫療體制的樣子。

    唐代最重要的中醫著作

    即是人稱「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

    觀其著作,非常之龐大

    用藥思路,較缺乏邏輯性

    也不像傷寒論有著連貫性的觀察

    重點是,孫思邈後續也補錄了傷寒論

    並提到在他早年時傷寒論是缺失、失傳的。

    千金方整個給豪醫的感覺

    比較像是當時的醫學百科

    可是內容龐雜而無系統

    但是裡面有些方法已經是公衛式的作法

    最有名的就是「屠蘇酒納井中消毒」。

    另外還有空氣消毒用的「太乙流金方」、「虎頭殺鬼方」…等等。

    空氣跟水,自古以來都是瘟疫的傳播途徑

    這個部分在千金方已經高度重視。

    然而現今科技大大的幫助我們阻斷了這些途徑

    這也是為什麼2020年尚未有疫苗之時

    大家忙到最後,戴上口罩效果最好的根本原因吧。

    但是提到唐朝醫療

    有一個重要的醫療腳色跟我們現代一樣,不容忽視:

    僧人。

    唐朝的僧人,可能才是真正撐起平民醫療的核心

    所謂「藥藏」、藥藏菩薩…

    就是儲存醫療資源的寺廟體系

    這個觀念從印度阿育王的時代流傳過來

    對比現今疫情嚴重時醫療物資的緊缺

    是不是很相似?

    在古代的民間是更加疾苦

    所以說了「藥藏」在當時提供了民間醫療充足的資源

    面對疫情,跟個體醫療有所不同

    有了資源,才能跟疫情打仗。

    所以我們也是相當感謝慈濟的。

    當然這種非官方的醫療佈施很快地被政治權力給限制

    只是古代來說,這些資源仍在民間流傳的比較開

    畢竟民間較為貧苦,與現代不同。

    然而,面對民間疾苦的疫情,政府的制度終究會做出改變

    宋元時代最重要突破就是「官方的販藥所」

    「惠民藥局」的出現。

    當時由中央的太醫局,廣納天下能人之有效驗方、秘方

    交由太醫局試驗、製成成藥在惠民藥局販售

    當然,惠民藥局是全國各點廣設的。

    這樣的一個突破性的制度

    才讓民間真正開始受到較好的醫療水平照顧

    當然,內行的中醫師都知道

    只有用「成藥」來治病,還是不行的

    對照我們今日的中藥EUA,

    我想重點還是藥物使用的說明是否清楚

    第二,就是要回歸醫師主導用藥。

    醫藥結合,是人力、智慧、經驗與物資的結合

    而且是要全國性的、全面性的結合制度

    這個部分到了明朝,才有了比較好的示範。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平民皇帝

    深知民間疾苦

    因此明朝的醫療體制相當完整且深入民間

    太醫院負責皇家醫療

    良醫所負責地方諸侯

    惠民藥局則承襲下來繼續協助民間醫療。

    萬歷15年瘟疫大作,由太醫院協同惠民藥局

    「醫藥合併」足足治療超過10萬人

    明朝醫療與明朝的軍事狀況息息相關

    有些史料描述,明朝每3~4年軍中就生瘟疫,嚴重影響軍力

    據說這些疫情多發生在7月多雨之際

    我們合理的推估,這樣的疫情不會是流感

    也跟我們現在觀察到的空氣傳播病毒略微不同

    我們可以合理的推估是 : 鼠疫。

    多雨之時,穀物生長茂密,齧齒類動物繁殖快速

    這樣的經驗,澳洲常常有體驗,大家看些國際資訊即可知道

    軍中衛生較差,加上明朝實施屯田制

    不少士兵必須務農,增加了跟齧齒類動物接觸的機會

    跳蚤再藉由宿主回到密集的軍隊中傳播

    綜觀這些關聯性,這樣的疫情就很容易傳開來

    對此如何防範? 李時珍提出方法

    跟我們的推論不謀而合。

    本草綱目,服器部記載:

    「天行瘟疫,取初病患衣服,於甑上蒸過,則一家不染(時珍)。」

    治療鼠蚤傳播的疾病,自然衣物的清潔衛生最為重要。

    從此可再次窺探時珍科學家之面貌。

    同時「一家不染」四個字,提示了什麼重點?

    跟我們現在最大傳染群聚型態:

    「家庭群聚感染」。是不是又是一個歷史借鏡?

    雖然明朝的疫情主要在軍中

    但是明朝另一項重要的措施:

    「軍民一體施濟」。

    正是告訴我們抗疫過程中,資源合理分配的重要性

    有了資源,才能成功抗疫

    正所謂防疫視同作戰,歷史也告訴我們了。

    然後談到疫苗,其實中醫從「人痘」開始了疫苗的經驗

    對中醫來說也沒啥特別,就是一種廣義的「以毒攻毒」治療

    所以我們可以說,中醫、傳統醫學,其實從來沒有排斥過疫苗

    但是傳統醫學過去這樣的經驗,沒有能夠透過科學的淬鍊

    最後形成安全的、廣面性的防疫手段。

    總結上述中醫相關千年以來的防疫經驗

    豪醫想說的是

    印度神童的見解部分是對的

    但是,防疫政策是全體性的

    疫苗政策就目前人類的經驗看來

    也很難產生什麼「自食惡果」的問題。

    目前的疫情當然不適合打了疫苗後就開始不戴口罩、群聚

    要說真的有可能自食惡果,

    除非是疫苗本身通過檢驗的方式有瑕疵

    否則按照目前的方式,

    人類近代數代文明之下是沒有觀察到什麼大問題的。

    但是,未來新冠肺炎「流感化」就不一樣了

    豪醫現在就可以告訴大家

    流感化後的新冠肺炎病毒,在生物的演進上就是致死率會下降

    或是說跟疫苗、跟人類社會達成一種平衡

    要不要一直補打疫苗? 之後豪醫自己是不會這樣做

    回歸戴好口罩、勤洗手、生病自我隔離

    未來生活也許會有改變,但是其實才是真正的正常生活

    不用迷信「感冒、流感、新冠特效藥」,然後吞藥硬頭皮上班過勞

    再來搞出意外猝死⋯⋯

    好好的利用身體自我修復的能力來治療、自療

    這部分中醫藥真的是提供非常好的協助

    也許才是疫情給人類最大的啟示

    也是印度神童想表達的事情吧。

    泰陽中醫。專注醫療。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豪醫說故事, 豪醫談知識
    中醫, 新冠肺炎
  • 聽說有醫護人員無法脫離氧氣⋯提供一下去年豪醫調理這類病人的方法。

    2021年07月18日

    聽說有醫護人員無法脫離氧氣⋯

    提供一下去年豪醫調理這類病人的方法。

    今年也有幾位患者但是後遺症反而不如去年遇到的嚴重

    豪醫看起來主要還是跟個體年齡、慢性疾病史相關。

    主要是桂枝茯苓丸做一個活血化瘀清除肺部纖維化的動作

    這是主軸。

    但是剩下的部分才是需要討論明辨的關鍵

    就是患者體質的陰陽寒熱。

    陽熱盛的可以搭配大柴胡湯

    這一組是大陸經方泰斗胡希恕的經驗

    當初接觸到這樣的處方思路確實是不可思議

    而且突破了以往我們局限性的思維

    這兩個方子都不是針對肺臟的

    當然要延伸解釋五臟六腑之間的關聯性是可以

    但是豪醫不喜歡這樣

    總之臨床實戰有效,這是屬於患者「有是證用是藥」

    很多臨床的治療無效是被困在「病人看了卻沒看到、沒想到」,

    被「臟腑臟器」「六淫病邪」⋯困住了思維

    這才是我們中醫教育最大的問題。

    這次的疫情讓一些優秀的中醫師展露頭角

    看到台灣有些醫師接受報導使用了「藿香正氣散」處理輕症的患者

    這就是觀察細微,找到關鍵,處理「病邪」

    中醫病邪的性質是圍繞在患者症狀反應

    不完全是一種「微生物觀點」

    而是「微生物與宿主之間的互動展現」

    這是臨床上貼近患者的觀察,豪醫也覺得非常受用。

    回到我們的主題

    如果是偏於陰寒型的就搭配四逆湯去振奮陽氣

    這是豪醫自己的經驗

    這種情況咳喘明顯的,民國經方大師余根初會直接用腎氣丸

    我自己是習慣用四逆湯

    原因也不瞞各位,科中八味地黃丸我自己感覺用的很不順手

    當然修改成腎氣丸原方用桂枝也是一樣

    我常在想是不是這個方子可能本身劑型上就不適合這樣處理

    也非常歡迎大家指點一下我們。

    分證分得太細就不容易討論了

    剩下的細節就是臨床家自己臨證的細微觀察

    我這邊提供的陰陽分辨清楚了,大刀闊斧下去

    不要再多疊方了。一般小病雜病怎麼疊醫師順手就好

    這種程度的患者,診斷要清楚一點

    而且新冠肺炎的病人是確定寒熱都有,沒辦法一招打天下。

    先突破僵局看看血氧、呼吸表現能否改善

    如果一下子就改善了,後面應該可以圓滿

    最後收工我最常用的手法

    肺萎:炙甘草湯去加減,氣陰雙補,寒熱平調。

    這個時間點陽虛明顯的來用腎氣丸好像也合理

    但是總之在我自己的思維裏

    腎氣丸一直擺不到一個我覺得完美漂亮的位置

    其實我想這個狀況也跟一個客觀實際的問題相關

    就是中醫患者的族群問題,這個我們以後有空再聊。

    脈象如果覺得可以的,沒有慢性病史反對的

    取巧的方式還是可以用麻黃下去

    但是加減上仍有眉角。

    痰的部分如果還有偏多的話

    熱盛那型的可以先不管,直接大柴胡湯釜底抽薪看看

    你真不順眼要再加小陷胸是可以的,加個小方無損大方向

    陰寒型的豪醫提醒一下細辛要用,而且要會用。

    大抵上該注意的是這些。我自己的視角一定有所侷限

    但是我已盡量全面描述我們看到的狀況

    祝福有緣人。也希望患者無論用什麼方式都能康復。

    祝大家調理順利。

    泰陽中醫,專注醫療。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豪醫談教學, 豪醫談知識
    中醫, 新冠肺炎
  • 與中醫相關的打疫苗資訊(詳內文) !

    2021年06月18日

    與中醫相關的打疫苗資訊:

    除了圖卡講的基本內容之外

    豪醫稍微補充一下最近大家聞之色變的死亡狀況

    結論是:

    長輩打疫苗後死亡,這個真的運氣不好。但是我們可以再努力避免。

    一般認定與疫苗相關的死亡,

    通常是血栓、血小板缺少、心肌炎這些併發症影響造成的死亡。

    但是,

    疫苗打下去,基本上身體等於是承受一次「壓力測試」

    少數體虛、慢性病太多的長者會因此熬不過去也是可預見的。

    施打後的72小時,豪醫都建議密切的觀察、關心這些長輩

    如果真的緊急發現長輩身體不適

    趕緊就醫,豪醫的觀點

    當然加上中醫藥治療更好。

    因為打疫苗後這種身體的「發炎壓力」,這是體質調整的範圍。

    過去我們也治療過一些類似的特殊狀況:

    1.C肝的干擾素治療

    2.C肝新藥治療

    3.B肝病患自費用C肝新藥治療,嚴重急性心臟衰竭

    4.這次新冠肺炎疫苗後嚴重副作用疑似心肌炎的治療

    上述的副作用狀況:

    干擾素、C肝新藥都是屬於「寒熱往來」少陽證

    嚴重急性心臟衰竭的那位因為拖太久,我接手時是真武湯證

    新冠肺炎疫苗疑似心肌炎這位是我們助理,打完胸痛一個月

    政府也在追蹤中

    我們先用牛黃治療,胸痛減緩,現在用炙甘草湯調理中。

    這些豪醫都有經驗,除了我們助理還在調之外,其他的都已治癒,效果很好。

    C肝的部份,我們中藥治療後續追蹤也沒有影響之後病毒的清除

    所以中醫切入這一塊是很有幫助的。也沒有觀察到任何影響西醫治療的狀況。

    這是豪醫一點自己的心得。

    泰陽中醫,專注醫療。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豪醫談教學, 豪醫談知識
    中醫, 新冠肺炎
  • 疫苗發展受挫!臨床試驗困難重重⋯⋯

    2020年09月09日

    疫苗發展受挫!臨床試驗困難重重⋯⋯

    搶著打疫苗? 當心!

    勿讓疫苗商品化

    上次豪醫提到各國如火如茶的展開臨床試驗

    也提出幾個困難點。

    前情回顧:

    https://www.facebook.com/829216740558578/posts/2257299741083597/

    這次出問題的狀況發生在AstraZeneca 公司

    一例三期測試中的病人,

    出現了橫貫性脊髓炎(transverse myelitis)

    AstraZeneca 公司因此暫停新冠疫苗測試!

    英國一項試驗的志願者被診斷出橫貫性脊髓炎。

    病情預後

    1/3的患者接近恢復

    1/3的患者部分恢復,致殘

    剩下1/3的患者病情幾乎沒有好轉,其中甚至死亡

    簡單來說,非常容易「癱」掉。甚至死掉的一個併發症。

    1/3以上致殘的概念上其實是非常高。

    疫苗絕對是必要。但是安全絕對不能忽略。

    網路上媒體一直營造一種搶快的聲音。

    其實整體的開發過程已經濃縮了很多時間。

    關鍵的臨床試驗是攸關安全與效果的重要步驟。

    很保守的估計,三期試驗要過關,2~3年應該跑不掉。

    豪醫不知道媒體之後會怎麼寫

    但是沒有確定安全

    千萬不要再那邊「誰先打,誰OK」⋯

    打藥跟帶口罩完全不是一回事⋯OK?

    泰陽中醫,持續關心疫情發展。

    疫苗開發不能免,免疫調整不能少。

    https://www.nytimes.com/……/coronavirus-astrazeneca……

    keita0316

    2023-09-29
    好文分享, 急重症門診,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豪醫談知識
    中醫, 新冠肺炎, 橫貫性脊髓炎, 武漢肺炎, 疫苗
  • 趣談。MedChex團隊設計AI判讀肺炎X光片

    2020年04月15日

    趣談。MedChex團隊設計AI判讀肺炎X光片

    科技進步豪醫一項是樂觀其成

    中醫也好、現代科學也好都是人類智慧的共同財產

    新聞 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1368

    成大醫院科技團隊設計的MedChex

    老實說

    豪醫對成大醫院滿有好感的

    成大也是台灣胰臟癌常見的一個外科術式

    Whipple手術發展的很成熟的醫院

    因為有一位胰臟癌的患者

    成大開刀,不阻擋患者看中醫

    那位患者恢復的很好。

    這套AI系統用了1000多張胸部X光片

    啟動了所謂的科技防疫

    MedChex網址

    https://medchex.tech/

    豪醫提供了一張胸部X光給他們演算看看

    答案疑似90% 可能性的武漢肺炎

    只可惜這個並非武漢肺炎的患者

    而是其他的肺炎。

    X光片疑似患者可以再進一步做血清測試

    這在防疫上提供了良好的協助。

    尤其是未來長久的抗戰之下

    可作為一套在醫療人力不足的情況下

    處理大量疑似病例的輔助系統。

    泰陽中醫,醫貫中西。

    最專業的中西醫角度,關心疫情。

    keita0316

    2023-09-29
    好文分享, 急重症門診,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豪醫說故事, 豪醫談知識
    covid19,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 評論網絡文章,中醫治療新型冠狀病毒

    2020年02月26日

    評論網絡文章,中醫治療新型冠狀病毒

    哈囉,我是豪醫

    最近大家真的都很關心這個武漢肺炎

    中醫的部份網路上也是沸沸湯湯的

    究竟中醫能不能治療這個武漢肺炎?

    「病毒性感染中醫有角色」

    這個論點肯定沒有問題的

    那我放上的這篇文章呢

    其實治療的手法基本上豪醫是部份認同的

    經方的基本手法

    不過我今天要談論的重點不是這個

    而是這篇文章號稱的「全數痊癒」的這件事情

    有沒有問題? 可不可信?

    基本上是非常有問題而且非常不可信的

    豪醫說明一下中國的醫療系統

    這篇文章只說明了他是河南的縣級醫院

    大家只要知道一點

    武漢肺炎日前中國的檢驗物資是管制的

    經由當時一開始武漢大城的新聞資料傳出時

    我們研判應該是中國「三甲等級醫院」才有資格診斷武漢肺炎

    因為長庚體系在中國有廈門長庚

    廈門長庚,不是三甲!

    所以大陸的醫療可不可怕?!

    「以政領醫」有沒有危險?

    大家自有公論。

    而其實這篇中醫文章當時2月初已經傳出

    只是豪醫不以為意

    而且當時有些網友認為中醫介入可以控制住疫情

    當然目前我們回頭來看,結果並沒有。

    3~4週過去,這篇文章在全球越來越多人傳來傳去

    文章也換了網路上的根據地重新發表

    豪醫公開說明一下

    最初的描述如同內文

    自2020年1月21日以来,我院收治外地返乡发热患者25例,其中确诊4人,武汉返乡17人,本地密切接触者6人,其他地区(有确诊病例地区)2人。如今25人均已康复,出院17人(含确诊病例1人),另外8人指标正常,病情稳定,留院观察,不日即可出院。我们全院上千名职工无一人感染。

    強調的部份是上千醫院員工無感染

    河南的縣級醫院應該是「沒有」資格診斷武漢肺炎

    這是我的推論

    確診病例都是他院確診

    然而確診病例轉院到河南也是匪夷所思

    顯現該國醫療系統與病例管理的混亂

    排除掉最初的確診四人

    其他疑似病例如何管理隔離其實才是我們專業醫療人員關心的

    強調中藥的方子「隻手遮天」

    導致全院無員工感染似乎是本文的重點

    不可否認「0院內感染」這件事情中藥有功勞

    但是我再強調:「該院沒有診斷工具」

    加上我們對這個病毒特性的了解

    所以勉強可以說是「0症狀」而非「0感染」

    這是中醫界比較遺憾的地方

    似乎「神醫理念強大」而「公衛防疫觀念不足」。

    後續的發出人似乎是一位「史丹佛電機博士」轉作中醫

    然後也一直自稱自己是博士

    也就是「半路出家」用「博士學位護體」的醫師

    跟一般的中醫師一樣,缺乏醫療系統的訓練

    門診業務可以,病房業務要看經驗。

    我們這個領域的中醫師、中西醫師,進出加護病房的經驗相對豐富

    所以要分析一些文章的問題不困難

    當然「學中醫」其實我也部份認同跟醫療訓練不一定有關係

    真的。任何人都能有機會把中醫學好。

    因為他們眼中的中醫就只是把脈開藥。

    但是真實「醫療」的面向很廣

    診斷、處置、藥劑、護理、公衛、防疫⋯這些事情,網路神醫跟他們的信徒不管的。

    他們只管寫小說:「一帖下去,人活起來!神! 然後全院上千0感染⋯⋯等等」

    裡面有提到一位湯英醫師,但是網路上查不到服務單位

    一些同為感染科主任級的人物

    其實都能搜尋出多篇相關文章

    例如: 吳華智主任

    這位也是中國的感染科主任醫師

    我隨便舉例而已。若有冒犯,湯英主任勿見怪。

    再來就是哪個單位?

    豪醫分析過了,河南縣級醫院「可能」無能力診斷。

    病例表現,這個部份參考價值比較高一點。

    但是就是沒有能力確診個案為武漢肺炎,折損了這個部份的參考價值。

    而「茯苓四逆湯」這個危機重症型的治療過程

    竟然也是輕描淡寫的帶過

    這個在一般醫學討論文章的情況下比較不符合常理

    更何況,如果是重症

    那應該就是一開始外院確診的那4位之一

    應該是要好好的詳細討論才是。

    這樣的文筆手法,還是比較像是在「宣揚中醫與其流派」

    不是說不能主觀,其實中醫的東西本來就是主觀

    但是新型冠狀病毒這樣的議題

    太主觀也不見得可以幫助到民眾

    而且,中國已經是中醫相對風行的國家

    換成其他國家,恐怕這種「傳教式」的宣揚

    不會對防疫有貢獻。

    網路自學中醫、

    「自行服用藥物」豪醫不是說不行

    但是「後果自行負責」

    小看醫療的後果,承擔的將是生命無法承受之重。

    重症治療一定要有「團隊概念」

    武俠小說俠醫般的隻手遮天不可取!

    豪醫只能說,這篇針對「武漢肺炎」的治療,

    結果、效果不能信。

    但是在疫情中的中醫面對患者時的判別用藥可以參考

    這個治療方針和手法基本上我們「部份認同」

    大方向沒有錯誤。

    泰陽中醫,關心您的健康。

    https://mp.weixin.qq.com/s/zfaOFO37vdeBQ-pkGhO7sw

    keita0316

    2023-09-29
    急重症門診, 流行病門診, 豪醫談知識
    中醫, 新冠肺炎
上一頁
1 2
  • Facebook
  • Flickr
  • Link

Very You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linic (886)3657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