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hung,Physician with dual licens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dr.hung,Physician with dual licens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 Introduce
  • News
  • Indications
  • Physician
Book Now
  • 是嗎?豪醫挑戰台大防疫專家!

    2022年01月20日

    是嗎?豪醫挑戰台大防疫專家!

    李P:

    只要這20%的人遲遲不打針,「我們就無法放心地與病毒共存。」

    先說明。豪醫沒有反對大家施打疫苗。

    豪醫的患者全部可以幫豪醫作證。

    豪醫本人是雙AZ+ BNT的規格

    豪醫的太太、泰陽中醫的助理也是這樣施打

    因此。豪醫沒有反對任何疫苗的施打。沒有反對任何疫苗的施打。

    但是與病毒共存這件事情

    我們中醫的歷史告訴我們

    不需要用媒體放話去恐嚇、情緒勒索、強迫那20%不願施打的人。

    中國古代所有的瘟疫

    持續的年限短則數年

    長則十數年

    羅馬帝國的鼠疫則有過持續50年的紀錄。

    從中醫最經典的「傷寒論」相關的史料

    我們中醫師可以很負責的說

    傷寒論的成書,就是一部「冠狀病毒對抗紀錄」。

    因此,從這些相關的史料

    我們可以窺探東漢時期,冠狀病毒感染的情況。

    曹植《說疫氣》描述當時疫病流行的慘狀說:「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二十三年四月曹操在詔令中說﹔「去冬天降疫癘,民有凋傷,軍興於外,墾田損少,吾甚憂之。」

    《傷寒論》張仲景自序中描述:「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豪醫很客觀負責的說

    中醫臨床第一經典,很多醫師當作神在拜的一部書「傷寒雜病論」

    傷寒論最終還是沒有成為結束疫情的關鍵因素

    因為,傷寒論當時沒有被廣傳

    中國當時也沒有訓練出一批會使用傷寒論治病的醫師

    所以疫情的消失

    當然就是自然的與病毒共存的結果。

    從上述史料,對比新冠疫情

    疫苗的開發,我們可以說是似乎是縮短了與病毒共存所需要的時間

    也絕對是減少了社會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目前20%尚未施打的民眾

    會讓整個社會付出比較多的代價來達成與病毒共存的結果

    也會耗費更多的時間

    這是肯定的。

    但是目前主要流行株已經是低重症、低住院率的omicron

    這20%的民眾有沒有非施打不可的急迫性?

    沒有施打。一定還是比較危險的。

    這是一個他們自己要去負責的賭局。

    已經施打的80%群眾

    很清楚的都有了隨時要被「突破性感染」的心理準備

    至於如何被突破

    是不是都要怪罪那20%沒施打的人

    我想人民不是笨蛋!

    怎麼被突破的?大家都知道!

    無論有無施打疫苗,豪醫從不苛責、針對⋯

    一律都是以「為患者最好的方法」來打算

    確實的進行防疫新生活

    善用中醫的調理、抗病毒輔助藥物

    我們家大人、小孩都是一樣這樣做

    不能打新冠疫苗的小孩

    更是應該全面讓中醫介入協助

    而不是去亂打一些似是而非、好像有關又沒有把握的「其他疫苗」。

    這是沒有必要性的過度醫療的亂象,

    同樣身為家長的豪醫特別提出。

    最後還是叮嚀大家:

    一分惡寒就是外感(病毒、細菌感染)

    及早治療才能防堵重症,確實隔離才能阻斷傳播

    定時篩檢偶能提早察覺,施打疫苗可以加速共存

    與大家共勉之。台灣加油。

    泰陽中醫。專注醫療。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豪醫談教學, 豪醫談知識
    Covid-19, 泰陽中醫, 疫苗, 豪醫, 防疫
  • 為什麼此時需要疫苗接種?

    2021年05月12日

    為什麼此時需要疫苗接種?

    諷刺的,上週以前連我知道的西醫師很多自己都不打…

    這陣子豪醫聽到很多言論

    關於疫苗

    當然,很多人希望聽到中醫的看法

    我只有兩句公道話要說:

    1.病毒感染中醫一定有角色、有幫助

    2.但是台灣的中醫處理這個病毒的經驗不足以發表太多言論,中國那邊的文獻跟經驗看起來這個疾病絕對是不容許樂觀。

    過去流感疫苗不打都沒事,

    就算感染也都看中醫就好了

    為何現在要打?

    過去流感疫苗豪醫的態度大家應該都清楚

    但是現階段新冠肺炎疫苗仍處在必要施打之際

    這一兩天的門診我已經跟許多患者報告過了

    自古中醫便有「瘟疫」「疫癘」之說

    中醫也了解到這類流行傳染病「難以避免」

    尤其是「新發生」的時候。

    我們翻閱古書著作

    甚至也有古代中醫師自己小孩接二連三染疫身亡的慘痛記載⋯

    所以說豪醫先破一個題:

    我們中醫平時所謂的「調理免疫力」

    其實嚴格說起來無法達到「公衛上」有意義防疫。

    這是中醫歷史上很清楚的一個事實。

    不過歷史告訴我們,再如何的「瘟疫」

    中醫對病毒絕對有角色

    降低死亡率、增強抗病力亦是千年來肯定的。

    有些古文明,恐怕就是沒有中醫這樣醫術

    就因為一次傳染病消失了。

    這是目前看起來最合理的解釋。

    但是,這仍只能算是醫療;不算是公衛防疫

    要用這樣的方式達到防疫目標

    過程中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這些都是中醫歷史上有記載的。

    直到科學的進步、疫苗的產生

    方才架構出人類的「群體免疫力」

    阻斷了許多傳染病病毒的通路。

    新冠肺炎病毒是RNA病毒

    單股即可複製

    RNA病毒不穩定、超容易突變是特點

    未來變成流感化似乎是必然

    但此時此刻流行中的病毒

    傳染性太強、毒性太強、死亡率太高

    疫苗才能針對性的防堵疫情。

    豪醫自身施打後的症狀亦明顯

    後續以服用中藥來維持身體

    否則連看診都有困難。

    以往還在醫院裏工作時會施打流感疫苗

    從不曾有過如此強烈的反應

    從這裡也可以知道

    若真感染,絕非一般流感可以比擬。

    從疫苗施打者的症狀上看來

    這病毒的表現確實多屬於「寒濕」

    這點跟去年中國那邊中醫呈現的病例雷同

    當然一定會有少數人以其他型態發病

    畢竟我們已經認識到這疾病的變化多端。

    還在考慮嗎?

    如果你是害怕打針後的副作用

    這個可以找中醫處理。

    若你是害怕百萬分之一的血栓

    這個豪醫有找到醫理上可行的方法

    但是百萬分之一,

    我必須說我們做的事情不見得有意義

    也沒有資源讓豪醫來證實這件事情。

    請聽我一句

    無論如何,無論您的信仰如何

    此時此刻,是必要施打疫苗的

    如果未來流感化了,變成每年都要打

    倒是可以觀察那時的毒性再說

    此時此刻,我是一個中醫

    一個擅長治療感染疾病的中醫

    我仍然認為有施打疫苗的必要。

    戴口罩、勤洗手、打疫苗

    泰陽中醫,專注醫療

    圖為豪醫5/7於竹榮施打疫苗時所拍攝

    大家一起再一次捲起袖子為防疫盡一分心力吧!

    keita0316

    2023-10-06
    好文分享, 流行病門診, 豪醫說故事
    Covid-19, 疫苗
  • 疫苗發展受挫!臨床試驗困難重重⋯⋯

    2020年09月09日

    疫苗發展受挫!臨床試驗困難重重⋯⋯

    搶著打疫苗? 當心!

    勿讓疫苗商品化

    上次豪醫提到各國如火如茶的展開臨床試驗

    也提出幾個困難點。

    前情回顧:

    https://www.facebook.com/829216740558578/posts/2257299741083597/

    這次出問題的狀況發生在AstraZeneca 公司

    一例三期測試中的病人,

    出現了橫貫性脊髓炎(transverse myelitis)

    AstraZeneca 公司因此暫停新冠疫苗測試!

    英國一項試驗的志願者被診斷出橫貫性脊髓炎。

    病情預後

    1/3的患者接近恢復

    1/3的患者部分恢復,致殘

    剩下1/3的患者病情幾乎沒有好轉,其中甚至死亡

    簡單來說,非常容易「癱」掉。甚至死掉的一個併發症。

    1/3以上致殘的概念上其實是非常高。

    疫苗絕對是必要。但是安全絕對不能忽略。

    網路上媒體一直營造一種搶快的聲音。

    其實整體的開發過程已經濃縮了很多時間。

    關鍵的臨床試驗是攸關安全與效果的重要步驟。

    很保守的估計,三期試驗要過關,2~3年應該跑不掉。

    豪醫不知道媒體之後會怎麼寫

    但是沒有確定安全

    千萬不要再那邊「誰先打,誰OK」⋯

    打藥跟帶口罩完全不是一回事⋯OK?

    泰陽中醫,持續關心疫情發展。

    疫苗開發不能免,免疫調整不能少。

    https://www.nytimes.com/……/coronavirus-astrazeneca……

    keita0316

    2023-09-29
    好文分享, 急重症門診, 流行病門診, 發燒門診, 豪醫談知識
    中醫, 新冠肺炎, 橫貫性脊髓炎, 武漢肺炎, 疫苗
  • 千呼萬喚始出來,武漢肺炎疫苗即將問世?

    2020年07月20日

    千呼萬喚始出來,武漢肺炎疫苗即將問世?

    權威期刊「新英格蘭」刊登

    mRNA疫苗臨床試驗有效!

    ***14天可產生足夠抗體。

    ***受測者中僅一名亞洲人,疫苗效果是否有種族差異尚待確定。

    ***副作用:倦怠、疼痛、發燒。

    關鍵分析:

    1.為了因應武漢肺炎的危機

    目前將原本可能耗時6年的「第三期之前」的臨床試驗壓縮成6個月

    安全性的評估是關鍵!

    (中醫藥2000+年各門各派的臨床使用經驗

    在「正常的使用下」療效或許仍不嚴謹

    但是很多中醫黑在GMP藥廠藥物的使用下

    用一些很跳針的方式在質疑目前台灣中藥安全性的問題

    這不僅是無知,而且是仗著自己擁有的皮毛知識

    面對浩瀚時間、經驗上的狂妄)

    2.本疫苗即將計畫「第三期臨床試驗」

    屆時需要成千上萬的受測者

    其效果跟安全性仍充滿了許多不確定性。

    3.許多第三期臨床試驗失敗的點在於

    有效劑量跟安全性兩全齊美的問題

    目前該疫苗 100 μg跟250 μg看起來提供的功效相同

    但是如果是考量了特殊人體狀況

    例如:慢性疾病史、高齡、器官移植者等等患者

    是否如同流感疫苗使用的經驗般

    我們可以利用大劑量的疫苗來保護患者?

    但同時目前的研究已經指出,劑量越高,副作用越大

    所以針對豪醫說的這類「武漢肺炎死亡高風險族群」

    疫苗使用的劑量與安全性如何透過第三期臨床試驗

    進而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才是對拯救生命來說最重要的關鍵!

    泰陽中醫,持續關心疫情,學習最新資訊

    給患者最安心的臨床診治。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022483

    keita0316

    2023-09-29
    好文分享, 豪醫談教學, 豪醫談知識
    中醫, 武漢肺炎, 疫苗
  • Facebook
  • Flickr
  • Link

Very You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linic (886)36579979